许昌市禹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06 许昌市禹州市统计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3900382万元,比上年增长15.5%,增速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9000万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849577万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761805万元,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7.4:73.1:19.5,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4.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3%,烟酒及用品上涨7.9%,衣着类上涨1.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1.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5.7%,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3%。

二、农业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完善,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农业经济呈稳定发展态势。2011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25371万元,增加值289000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4.0%和3.8%。

种植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全年粮食总产量526163吨,比上年增长0.8%。其中,夏粮产量262456吨,比上年增长0.8%;秋粮产量263707吨,比上年增长0.9%。全年蔬菜产量262024吨,比上年增长14.3%。油料产量12241吨,比上年下降6.4%。药材、水果等农作物保持持续增产。

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7847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840公顷,林木覆盖率38.05%,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畜牧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74204吨,同比增长0.2%。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78.31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为1150台和30600辆;全年农村用电量20415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9%;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4870公顷,比上年增长3.7%,其中节水灌溉面积32230公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结构更趋合理化。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706136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260190万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168711万元,比上年下降6.3%;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147316万元,比上年增长83.1%;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977891万元,比上年增长25.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38715万元,比上年增长31.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914974万元,比上年增长19.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差异较大。

2011年,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265117万元,比上年增长41.3%,实现利润总额1086750万元,比上年增长44.8%,产销率达97.6%。产成品库存131912万元,比上年增长56.4%;应收帐款净额80321万元,比上年增长25.4%;亏损企业亏损额28109万元,比上年增长295.7%。

建筑业发展趋缓,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局面。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43441万元,比上年增长9.1%。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房地产企业竣工房屋面积229290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6%;施工房屋面积858907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0%;本年新开工面积241070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70146万元,比上年增长27.6%,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3421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390194万元,增长28.5%;农户投资79952万元,增长6.1%。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住宅投资85773万元,比上年增长32%;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50053元,比上年增长7.7%;民间投资2230141万元,比上年增长30.1%;房地产开发投资47103万元,比上年下降5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1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80.1%;第二产业投资1607603亿元,比上年增长28.8%;第三产业投资670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

五、国内贸易

商品市场稳步运行,市场销售平稳增长。201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2099万元,增长18.6%。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84121万元,增长18.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07978万元,增长16%。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33397万元,增长18.8%;零售贸易业716434万元,增长18.5%;住宿业24688万元,增长19.9%;餐饮业零售额217580万元,增长18.5%;其他各行业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1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9784万元,比上年增长9.4%。全年客运量1705万人,比上年增长4.2%;货运量884万吨,比上年增长18.9%;客运周转量7184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货运周转量8146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9%。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8175万元,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576万元。2011年底,全市本地固定电话114713门,移动电话用户74.7万户,年底互联网用户数达到71271户。数字数据业务、电子数据交换业务继续发展。

2011年,我市旅游产业实施精品战略,搞好策划提升,加快项目建设,加大宣传促销,提升旅游知名度,各项工作都得到全面发展。201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9亿元,分别比同期增长18%和34%。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旅游经营单位33家,新增2家四星级饭店、2家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和5家旅游定点接待单位。其中,旅游景区(点)7家,旅游星级饭店6家,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5家,旅游车队1家,国内旅行社11家,国际旅行社1家。集中开展生态景观道路建设工作,旅游道路环境得到有效管理。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7866万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税收收入153889万元,增长31.8%,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比上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18203元,增长18.8%,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8.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36.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59.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0.8%。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结算秩序稳定良好。2011年底,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39126万元,比年初增长2.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59597万元,比年初增长6.7%。各项贷款余额为881609万元,比年初增长12.1%。其中,短期贷款661853万元,比年初增长17.4%;中长期贷款213656万元,比年初下降4.0%。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2777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225万元,寿险保费收入47552万元。全年赔付给付额11041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3077万元,寿险赔付给付金额79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