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呼兰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2-04-06 哈尔滨市呼兰区统计局

2009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导向,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全面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4.6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3.4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5.6亿元,增长17.3%。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0.3:43.3:36.4调整为19.9:42.3:37.8。

财政收支

按区级财政体制,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2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同期增长33.8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同期增长20.40%,财政支出18.2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同期增长14.83%。

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4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农业产值26.6亿元;林业产值0.6亿元;牧业产值38.9亿元;渔业产值1.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亿元。

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15.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6.5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比重为95.96:4.04。粮食总产量18.7亿斤。

牧业小区发展到116个。全区大牲畜存栏10万头,比上年增长2.0%。其中,黄牛及肉牛存栏6.6万头;奶牛存栏2.9万头;生猪存栏34.9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11.4万吨,增长13.8%;奶类产量7.2万吨;禽蛋产量2.13万吨;水产品产量7000吨。

农业机械总动力36.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7%;化肥投入(折纯)2.7万吨,增长3.7%;农村用电量1.2亿千瓦时,增长23.6%。

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213亩,比上年增长一倍。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177个,绿色食品标识31个,有机食品标识37个。

工业

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9.3亿元,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增长18.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增长14.8%;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5亿元,增长48.2%,

地方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8.3亿元,增长19.6%。省属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6亿元,增长7.2%。新产品产值2.65亿元,增长22.0%。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6亿元,增长22.17%,其中利润3.84亿元,比上年增长33.52%。实现税金2.2亿元,同比增长6.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4%。

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1亿元,同比增长22.4%。全区建筑业企业34户,完成总产值29.1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7.9亿元,同比增长26.5%。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21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81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4亿元,同比增长45.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6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8.6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1.7:20.6:77.7

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完成投资26.1亿元,同比增长49.1%;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49.3亿元,同比增长43.2%。

全区房屋施工面积343.7万平方米,增长1.4倍;房屋竣工面积116.3万平方米,增长1.06倍。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零售额5418万元,同比增长0.6%;非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43.6亿元,同比增长19.5%。

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7.7亿元,同比增长18.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3亿元,同比增长21.1%。

全区商品交易市场10个。年成交额超500万元的商品交易市场4个,成交额2000万元。

邮电通信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719万元,比上年增长12.0%;电信业务总量6079.5万元,增长5.1%。年末交换机总容量14.3万门,下降1.3%。固定电话用户12.4万户,下降34.0%,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9万户,下降37.2%。移动电话用户16.4万户。互联网用户2.2万户,增长29.2%。宽带接入户2.2万户,增长30.0%。

金融业

截止到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86.3亿元,比年初增19.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8亿元,比年初增9.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50.9亿元,比年初增11.9亿元。在贷款中,短期贷款25.2亿元,减少7.5亿元;中长期贷款25.7亿元,增加19.4亿元。

市场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6,比上年同期上升0.6%。其中,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升2.5%、衣着类价格上升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升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升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升1.6%、用品居住类价格上升2.7%、食品类价格下降0.6%、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与上年持平。

招商引资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56个,实际到位资金28.1亿元,同比增长3.5%.

对外贸易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5145.9万美元(海关口径),同比下降19.6%,其中出口总值5075.8万美元,同比下降19.7%;进口总值70.1万美元,同比下降5.3%。

二、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全区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所,招生1000人,增长27.87%;在学研究生2600人,增长9.35%;毕业生730人,增长7.35%。普通高校18所,共招收学生3.2万人,增长14.2%;在校学生11.94万人,增长32.7%。普通高中6所,在校学生5918人,比去年减少992人。初中26所,在校学生14925人,比上年增加306人。至年末,全区共有小学84所,在校学生29742人,比上年减少986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4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790人。

文体事业

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并取得第一阶段成果,全区共普查文物遗址74处,其中新发现38处;完成方台镇文化站建设;实施萧红文化馆建设和萧红故居内部完善工作;完成基督教中心堂迁建和清真寺改造;恢复乡镇文化站机构;区图书馆新增设了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演播室;专业文艺团体送戏下乡演出40余场,中心广场群众演出7场;在教堂广场举办了“百部爱国主义影片”露天放映活动;全区有线电视用户5万户,全区电视综合覆盖率95.0%。

在全市少儿运动速滑比赛中,取得团体第三名;在市举重比赛中,取得团体第二名;在市少儿运动摔跤比赛中,取得团体第三名;“百万青少年上冰雪运动”已形成规模,成为品牌;群众体育蓬勃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