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陵川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511公里,增长2%。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36亿元,增长7.8%。 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494万元,下降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74万元,下降23.7%;电信业务总量8320万元,下降4.1%。新增移动电话用户8359户,年末达到132190户。全县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5892户,增加5906户,增长59.1%。 全年全县旅游企业个数为14个,共接待旅游人数60.5万人次,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2.86亿元,增长16.7%。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6557万元,比年初增加126545万元,增长24.8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0546万元,比年初增加54465万元,增长17.79%。各项贷款余额164232万元,比年初增加33613万元,增长25.73%。 全年全县保险费收入7035.7万元,增长4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12.1万元,增长30.4%;人身险保费收入5272.3万元,增长63.7%。全年支付各类赔款1014.1万元,下降4.6%。其中,人身险给付支出255.1万元,下降27.2%;财产险赔款支出120.1万元,增长166.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5所,其中:中学17所,小学151所,幼儿园和其他47所。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人数34715人,全年高中招生数1994人,高中毕业生数1393人;初中招生数3470人,初中毕业生数3264人;职业高中招生数255人,职业高中毕业生数325人;小学招生数2791人,小学毕业生数3484人。年末全县教职工人数2937人,专任教师252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 全县科技三项经费支出453万元,完成下达年度目标(400万元)的113.25%,比上年增长29.4%。全年完成各类科技项目86项(市级17项,县级69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县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3.12万册。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100%。全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750公里。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459个,床位799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25人,每千人拥有病床3.2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4.2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56%。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95%。全县的儿童“七苗”全程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均达到了98%。碘盐覆盖率达到100%、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9%、碘盐合格率达到99.3%,各种地方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年末全县拥有室内体育场馆1个,各级裁判员54人,各级举办运动会14次。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11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232188人,比上年末增加688人,其中,城镇人口78158人,乡村人口154030人。全年全县出生人口2424人,人口出生率为10.46‰;死亡人口1736人,死亡率为7.49‰;自然增长率为2.97‰,性别比为103.63(以女性人口为100)。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76元,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800元,增长42.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80元,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55元,增长54.5%。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850元,增长26.2%;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3011元,增长14.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20.4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3%。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6581元,增长25.1%。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的增长率为23.3%。 年末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9856人,征收完成4192万元,占年任务9390人和4000万元的105%和105%,增长56%;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7942人,征收完成6682万元,占年任务7700人和3300万元的103%和202%,增长4.4%;为1982名机关事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6166.7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为100%;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75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536人,占年任务15200人和10500人的104%和100%,征收完成2096万元,占年任务1480万元的142%;农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1520人;失业保险参保10233人,征收完成197万元,占年任务10150人和80万元的101%和246%,增长0.5%。为4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3.6万元;工伤保险参保8672人,征收完成261万元,占年任务7000人和100万元的124%和261%,增长1.7%。为98名工伤职工支付工伤保险待遇242万元、为282名遗属人员发放抚恤金78万元、为44名工亡职工发放丧葬费31万元,支付率为100%;女工生育保险参保9012人,征收完成121万元,占年任务8500人和52万元的106%和233%,增长9.1%;农村养老保险参保103140人,征收完成902万元,占年任务93000人和660万元的111%和137%,增长157.3%。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参保人数15750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11169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8.56%。 年末城镇低保人数4547人,减少270人;农村低保人数15833人,减少163人;农村集中供养五保户348人,增加120人;农村定期救济177人,减少1809人。 年末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0个,床位480张。收养各类人员378人。享受伤残怃恤金人数389人,减少113人;享受定期补助人数1497人,增加405人。优待优抚对象户数304户,优待总金额59万元,年末全县共有各类社会福利单位6个,共安置93个残疾人就业。本年我县直接接收捐赠款75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耕地保有量为45.66万亩,下降5.03%。完成造林合格面积3.77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100%。自然保护区面积21440公顷。 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1%,提高11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2%。 全年县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62天(包含一级天64天),比上年增加3天。大气环境综合污染指数1.86,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化学需氧量控制在5710吨,下降比率0.5%。二氧化硫排放量5360吨,下降比率1.5%,氨氮排放控制在420吨,和上年持平,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在3320吨,下降比率-4%,烟尘控制在6600吨,下降比率2%,粉尘控制在5570吨,下降比率2%。 全年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90起,死亡30人,比上年增加5人,在市政府控制指标内。全县发生道路交通事故89起,比上年上升45.9%,死亡28人,下降6.66%;生产经营性交通事故19起,死亡10人,与上年持平。化工企业发生墙体坍塌事故1起,死亡2人,煤炭和其他企业未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