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06 金昌市统计局

金昌市统计局

2012年4月1日

2011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市六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一个主题”,突出循环经济和城乡一体化“两个重点”,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三化进程”,一手抓跨越发展,一手抓保障民生,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2.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82.4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38.35亿元,增长12%。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5.2:78.4:16.5。人均GDP达到50060元(折合7751美元),比上年增长15.4%。

全年全市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28.02亿元,同比增长19.32%;地方财政收入11.38亿元,增长11.37%。其中市本级7.13亿元,增长10.93%;永昌县1.81亿元,增长23.61%;金川区2.44亿元,增长4.87%。全市财政支出28.69亿元,增长17.01%。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6%,同比上涨5.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指数上涨13.4%;衣着价格指数上涨3.9%;烟酒及用品价格指数上涨4.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指数与上年持平;医疗保健价格指数上涨0.1%;交通和通信价格指数上涨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指数上涨1.1%;居住价格指数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6.1%。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上涨7.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8.3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5.1%;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上涨7.6%;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4.7%。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07.45万亩,较上年增加1.74万亩,同比增长1.6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4.35万亩,较上年增加2.05万亩,增长2.84%。小麦播种面积34.54万亩,增加0.64万亩;大麦播种面积22.58万亩,减少1.79万亩;玉米面积15.27万亩,增加2.73万亩;薯类面积1.96万亩,增加0.59万亩;油料面积9.41万亩,减少2.61万亩;药材1.75万亩,增加0.68万亩;蔬菜面积15.92万亩,增加1.18万亩;其他作物播种面积3.73万亩,减少0.02万亩。

全市全年新建万只羊场2个,千头牛场3个;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场)23个,总数累计达到130个。全市畜禽总饲养量为224.14万头(只),同比增长2.76%。其中羊饲养量为107.41万只,下降0.47%。猪出栏6.96万头,增长0.58%;牛出栏0.85万头,增长4.94%;羊出栏31.31万只,下降1.11%;家禽出栏41.22万只,增长9.95%。

全年全市完成营造林面积4.0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达到1.13万亩,完成封(山)育林(草)面积2.9万亩;完成四旁植树41.6万株,新育苗木495亩。

全年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1.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2%;农用拖拉机4.55万台,增长1.56%。全市年机耕面积97.16万亩,增长0.15%;机播面积74.99万亩,增长0.64%;机收面积63.89万亩,增长0.28%。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6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0.26亿元,增长17.6%。规模以上工业中地方企业实现增加值25.32亿元,增长12.74%。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2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4.5%;产销率100.99%,比上年提高了0.0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58.2亿元,增长30.4%;利润总额42.43亿元,增长40.85%;综合效益指数102.9%,比上年提高0.62个百分点。全市3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5户,同比增加4户,亏损面46.88%;亏损企业亏损额1.8亿元,较上年增加1.34亿元。

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69.19亿元,同比增长46.68%。全部国有及城镇集体户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金额69.72亿元,增长20.92%。本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3.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0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32.01万平方米,较上年增加63.1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7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6%。其中,城镇投资121.2亿元,增长24.2%;农村投资9.52亿元,增长17.07%。全年共实施投资项目294项,其中新开工项目187项,本年投产项目135项。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126.88亿元,增长23.84%。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74亿元,同比增长60.25%。商品房销售面积49.46万平方米,下降32.37%,其中住宅47.49万平方米,下降31.76%;商品房销售额10.62亿元,下降12.3%。

五、贸易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7.65亿元,增长17.5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67亿元,增长14.3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4.72亿元,增长15.0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6亿元,增长25.97%。从销售情况看: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71.56亿元,增长27.62%;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0.55亿元,增长30.99%。

全年全市个体工商户户数14934户,同比增长16.41%;从业人员25341人,增长35.77%;资金5.6亿元,增长43.22%。私营企业户数1804户,同比增长14.76%;从业人员30452人,增长7.22%;注册资金33.53亿元,增长41.3%。工商企业815户,同比减少4.68%;注册资金121.15亿元,增长13.88%。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4.3亿元,增长13.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03%。

全年全市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43.75亿美元,同比下降4%,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0.29%。其中:出口额1.25亿美元,下降43%;进口额42.49亿美元,下降2%。

全年共实施招商项目122项,其中,新建项目90项,续建项目32项,引进到位资金31.5亿元,同比增长16.0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开工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项,完成投资4.72亿元。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225.004公里。全年新建改建通村油路9条,97.4公里;大中修工程3条,13公里;共计100.4公里。完成公路客运量907.2万人,比上年增长20%,客运周转量117306万人公里,增长24.1%;货运量1782万吨,增长15.3%,货运周转量121371万吨公里,增长41.6%。注册机动车总量48158辆,其中:汽车32139辆,较上年增加3061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