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会泽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会泽县统计局 2011年3月3日 2010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旱灾的影响,加大力度保增长、加大财力保民生、加强措施保稳定,全县以抓项目、强基础、促发展为首要任务,以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旅游产业化,通过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据测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95.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9亿元,同比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53.65亿元,同比增长13.8%,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50.83亿元,同比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21.48亿元,同比增长14.7%;三个层次产业结构比为20.9:56.5:22.6。 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80121吨标煤,同比增长9.29%;单位GDP能耗下降3.5%。 二、农业 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5405万元,同比增长20.78%。其中农业产值140637万元,同比增长21.10%;林业产值19430万元,同比增长29.86%;牧业产值222666万元,同比增长19.41%,渔业产值9405万元,同比增长33.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267万元,同比增长17.86%。 全年粮食总产实现37056万公斤,比上年增产946.5万公斤,增幅为2.62%,超年计划56万公斤。其中夏收粮食因旱灾影响总产仅为676.8万公斤,比上年减产2788万公斤,减幅达80.47%;秋收粮食总产为36378.8万公斤,比上年增3734.5万公斤,增幅达11.44%。秋收粮食主要品种除稻谷、杂粮比上年减产外,其余品种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增加。收购烤烟16万担,完成收购额10765万元,比上年的12934万元减少2169万元,减少16.77%,烤烟收购斤价由上年14.37元/公斤下降到13.42元/公斤。 畜牧业全面增长。主要特点是:①存栏增长。生猪存栏116.41万头,比上年增8.87%;牛存栏32.94万头,比上年增3.20%;羊存栏43.16万只,比上年增6.10%。②出栏增加。肥猪出栏170.83万头,比上年增8.70%;肉牛出栏16.93万头,比上年增9.09%;羊出栏39.06万只,比上年增8.55%。③肉类产量增加。猪、牛、羊、禽肉产量21.58万吨,比上年增8.3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向好态势显着。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市场回暖,各种措施有力显现,逐步遏制了生产下滑的势头,呈现出快速回升向好的态势。实现工业总产值903600万元,同比增长17.36%,其中规模以上实现总产值783152万元,同比增长16.21%;规模以下实现总产值120448万元,同比增长49.21%。主导产业呈现恢复性增长:烟草制造业实现产值411799万元,同比增长12.2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产值190316万元,同比增长9.22%。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30753万元,同比下降21.94%。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29628万元,比上年增16.07%;实现利税总额334050万元,比上年增10.10%;实现利润总额71809万元,比上年增13.12%;劳动生产率607236元/人,比上年增11.79%。产品产销衔接继续好转,实现销售产值767693万元,比上年增20.47%,产品销售率达98.03%。主要工业产品结构优化,增势较好。 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县建筑业三级以上资质企业20家,其中有工作量的17家。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59265万元,同比增36.27%;企业签定合同额79504万元,同比增48.57%,其中本年签定合同额69513万元,同比增142.6%;施工项目147个,同比增53.1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80630平方米,同比减12.76%,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285161平方米,同比增109.4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活力继续增强。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5100万元,同比增长20.2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2811万元,同比增长1.5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9474万元,同比增长87.75%。 五、批发零售贸易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餐饮市场很旺。全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000万元,同比增25.2%。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是:⑴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拉动力明显增强。随着我县农村道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加快,连锁超市不断向农村扩张,农村消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购买力进一步提高,农村消费品市场继续向好。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89749万元,同比增31.8%;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0251万元,同比增17.6%。⑵消费观念变化,住宿餐饮业持续增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更新,住宿餐饮企业不断推陈出新,品牌经营特色更加明显,亲友聚餐喜庆婚姻更为餐饮市场增添活力,全县实现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6836万元,同比增36.7%。⑶批发零售业发展加快,新型流通发展迅速。以大超市为主的各种现代经营方式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商品流通领域的一大亮点,对全县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不断扩大,实现销售额133164万元,同比增23.1%。 六、财政和金融 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财政工作重点,按照“保增长、抓管理、重民生、促发展”的要求,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281735万元,比上年增9.76%。上划中央“两税”累计完成192258万元,比上年增8.00%。其中增值税44563万元,比上年增0.37%;消费税147695万元,比上年增10.54%。地方财政收入61018万元,比上年增10.71%。地方财政支出210034万元,比上年增20.38%。 金融运行形势良好。金融部门围绕金融与经济双赢目标,坚持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加大了对支柱产业和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三农”的信贷力度,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撑条件。十二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0081万元,比年初增加93360万元,比上年增17.7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69784万元,比年初增加43295万元,同比增长13.2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1010万元,比年初增加57334万元,比上年增24.54%。 七、交通运输和旅游 交通运输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运营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公路通车里程5824公里,全年货运量为1148万吨,同比增长16.55%;货运周转量8595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6.26%;客运量465万人,同比增长13.97%;客运周转量3197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