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安仁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06 郴州市安仁县统计局

2011来,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县委经济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对接珠三角,融入长株谭,建设湘东南区域中心”战略思想,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工业园区跨越建设年”、“城市管理提质年”三大活动,全县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保持了平稳、健康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4.83亿元,增长23.9%;第三产业增加值15.25亿元,增长17.4%。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31.27:33.88:34.85,与上年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1.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3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7.86亿元,同比增长25.7%;其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70.6%,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4.39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3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224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100%,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140户,培训残疾人职业技能及实用技术有数7108人。

为民办实事成绩显着。为民办实事的30项考核指标,全部提前完成,其中16项超额完成,连续八年被评为省、市为民办实事工作先进单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荣获全市二等奖。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粮食总产量28.04万吨,增加0.53万吨,增长1.9%;油料产量2.14万吨,增长5.4%;茶叶710吨,增长2.9%;烟叶4181吨,增长46.9%;水果30239吨,增长9.0%;出栏牲猪37.7万头,下降4.07%;出栏牛0.72万头,下降4%;出笼家禽153.95万羽,增长2.6%;水产品产量6100吨,增长0.4%。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县大力推进优质稻、烤烟、食用菌、油料、药材、生猪等优势产业发展,“稻-稻-油”生产模式得到省市的充分认可,已建立部级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6个。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实现企业销售收入35225万元,企业利润总额2606万元。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点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3个,涉及20个乡镇,45个村,入社成员7800余户。其中富鑫优质稻专业合作社被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县开工各类水利工程4500处,投入资金1.8亿元,投入劳动工日400万个,完成土石方36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座。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2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60公顷。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县硬化通村道路4公里,新建修复水渠15000余米,改厨改厕190余间;示范村旱半村建立了长达3公里长的绿化长廊,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全县示范村已建垃圾集中处理池50余口,配备垃圾箱500余个,配置垃圾斗车100余辆,组建清洁队伍30余支,清路障1000余处,收集处理村民生活垃圾10万余方,农村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示范村烤烟、水果、食用菌等产业规模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色”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工业、建筑业和安全生产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突出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开展“工业项目建设年”和“园区建设跨越年”活动,全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303974.7万元,工业增加值11.8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8.68%和25.7%,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98%,比上年增长1.7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9410.7万元,增长49.4%。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84564万元,同口径比增长16.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资料表明,大米加工7.65万吨,增长12.6%;水泥46.86万吨,增长100.8%。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产值79008万元,增长28.1%。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7家,实现利润14767万元,增长3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4.1万平方米,增长2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6.2万平方米,增长41.9%。

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改善。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1起、死亡8人(均为交通事故死亡),同比事故数减少12起、少死亡1人,分别下降27.9%和11.1%。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人数死亡率为亿分之0.18,同比下降9.4%。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死亡人数为7.24人,同比下降0.9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增长。2011年,安仁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4955万元,比上年增长41.4%,其中:500万元经上项目投资463432万元;500万元以上项目中城镇投资332286万元,非农户投资52654万元,房地产投资92561万元,增长70.4%。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跨越发展,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15169万元,增长1.52倍,其中交通投资48284万元,增长62.2%;民生投资97739万元,增长1.86倍;生态环保投资25763万元,增长16.6%;产业项目投资211499万元,增长17.3%,其中工业投资190893万元,增长1.05倍;技术改造投资117624万元,增长14.3%。

房地产开发仍保持高速增长。全县共有14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完成投资91261万元,同比增长68%;商品房屋施工面积677404平方米,峻工面积454289平方米;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89668平方米,销售额76684万元,销售均价1968元/平方米。建设廉租住房37栋、1788套、88856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销售额增长幅度均在全市前三位。

县城面貌日新月异。通过开展“两创建设”,投资分别达1200万元、2100万元的七一西路、五一北路改造全部完工;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基础设施项目已投入使用,全年共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个,完成投资11.52亿元。县城城区面积已扩到1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5.88%,同比提高2.75个百分点。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1883万元,增长11.3%。全社会公路客运周转量27479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55986万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34.9%、22.3%。

邮电事业迅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877万元,其中邮政1765万元、电信3010万元,、移动5556万元,、联通2546万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36万户,下降26%;手机用户14.56万户,增长4.1%;互联网用户7913户,增长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