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6.07亿元,增长23.7%,比年初增加95.15亿元。居民储蓄存款29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各项贷款总额达27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 2011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61689万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202万元,比上年增长22.4%,赔款支出16593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财产险赔付13228万元,比上年增长49.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1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高中生入学率达到83.06%;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达28.56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9.51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2.88万人。2011年,全市普通中学专职教师715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756人,所占比重为24.53%;小学专职教师638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844人,所占比重为60.19%。 2011年,科技进步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取得新成就。组织申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32项,争取国家和省科技经费4230万元,专利申请377件。组织鉴定验收科技成果155项,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1年,全市共有文化馆、群艺馆8个,图书馆8个。广播电台3座,广播发射台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中波)为98.4%;电视台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8.6%。《景德镇日报》发行总量600万份。 2011年,城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2个。全市拥有卫生机构(含个体)348所,其中医院28所;拥有病床5592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664人,其中执业医生2460人,注册护士2758人。 2011年,全市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运动达21次,运动员超过8300人次,在全省各类体育比赛中共获金牌72枚,银牌47枚,铜牌32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根据人口抽样调查资料,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9.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2.7,乡村人口67.24万人。人口出生率13.39‰,人口死亡率6.01‰,人口自然增长率7.38‰。 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4元,比上年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7676元,比上年增长17.7%。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生活消费支出也稳步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83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778.34元,比上年增长37.6%。从消费结构看,我市城乡居民消费已开始向发展和享受型方向转变。一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快速增长。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分别为943元和397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7.4%和68%;二是衣着消费支出稳步增长。2011年,我市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分别为1388元和424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3%和49.2%;三是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快速增加。2011年底,我市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64台,增长20.8%;拥有空调器106台,增长11.6%,拥有移动电话176部,增长10%;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拥有洗衣机34台,增长26.7%;拥有移动电话198部,增长20%;拥有电冰箱70台,增长9.9%。 2011年,全市企业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达100%,我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药保险、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到25.53万人、52.73万人和11.96万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95.4万人。 2011年来,全市社会福利机构47个,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4838张;收养各类人员1951人。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2011年,新建城市绿地面积42万平方米,新增城市路灯1633盏,公厕199座。全市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53.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01平方米,全市绿化覆盖面积达7469公顷。 201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07%,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100%。主要河流断面3类以上水质达标率100%。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城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