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2012年3月30日) 2011年,是我市实施“十二五”规划取得良好开局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市委、市政府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立足实际,经济运行呈现全面增长,运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一、综合 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7.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9.44亿元,比上年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8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77.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5.0:36.3:58.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1年,我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达105.5,比上年同期上扬5.5个百分点。八大类指数中仅交通和通信下降0.8%;其余七大类全部上涨:食品上涨14.3%,居住上涨2.3%,烟酒及用品上涨3.1%,衣着上涨3.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3.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7%。农村生活消费品价格总指数达107.8,比上年上扬7.8个百分点。分项目看,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住房类和服务项目类分别比上年上涨14.1%、5.5%、4.0%、16.3%、1.6%、5.4%、3.2%;仅交通类下降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9%。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2.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6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21.87万人,增加0.72万人;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0.97万人,减少0.03万人;其他各种经济类型从业人员9.61万人,增加0.24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7900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197人,其中,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53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8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上划中央税收收入11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上划自治区收入23.20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255.39亿元,比上年增长44.1%。支出重点主要是:教育支出3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81亿元,比上年增长44.3%;医疗卫生支出13.22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8%;交通运输支出8.61亿元,比上年增长58.4%。财政支出更加贴近民生。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45.34千公顷,比上年略有增长,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23.3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6%。全年粮食产量117.50万吨,比上年增长1.2%。在粮食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146.7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9%,产量87.80万吨,比上年下降6.2%;马铃薯播种面积92.94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7%,产量21.52万吨,比上年增长47.8%;油料播种面积53.6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3%,产量5.09万吨,比上年增长44.7%。 全市年末家畜存栏264.08万头(只),比上年增长0.9%。其中,大牲畜存栏76.01万头,比上年略有下降。小畜存栏158.83万只,比上年增长1.7%;生猪存栏29.24万口,与上年相比持平。全年肉类总产量10.18万吨,比上年增长2.8%;禽蛋产量3.13万吨,比上年增长4.3%。 全年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达26.00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1.33千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14.67千公顷。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213.45千公顷,四旁(零星)植树300万株。当年苗木产量0.80亿株。 三、工业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4%,实现了平稳增长。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增长12.0%,重工业增长10.7%。 分经济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国有、股份合作企业增长较快,累计增速分别达13.6%、17.4%和56.5%。集体企业则下降15.2%。值得一提的是私营企业增长24.2%,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了12.8个百分点,充分彰显了我市私营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 从产品产量看,累计增长最快的有风力发电量增长2.3倍、耐火材料制品增长2.8倍、多晶硅增长1.2倍、单晶硅增长1.3倍、纸制品增长1.1倍、烧碱增长97.7%。 全市2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7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9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1%,较上年同期增速加快4.4个百分点,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加快增长。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68.36亿元,比上年增长33.9%;第二产业完成236.99亿元,比上年下降8.1%;其中工业完成227.53亿元,比上年下降9.0%;第三产业完成726.33亿元,比上年增长26.9%。 从投资主体看,非国有投资和国有投资并驾齐驱,全年非国有投资完成55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国有投资完成47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从投资结构看,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年完成344.49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33.4%,较上年又提高了5.0个百分点,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9.9%,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0.2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市场仍占主导地位,乡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81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农村人口不断减少,收入较低,销售渠道不畅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但也说明,相对于农村人口规模来说,农村消费还很低,农村消费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分行业看,零售业总量最大,批发业增长最快。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66.04亿元,比上年增长34.1%;零售业实现637.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占全市消费品零售额的71.6%。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达到2024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4%。其中,进口总额1000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0%;出口总额1023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9%。 全年引进外方资金8855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8%。引进区内外资金556.60亿元,其中区内资金220.28亿元,区外资金336.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和26.0%。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公路货运量9989万吨,比上年增长23.1%,公路货运周转量339.2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4.0%;公路客运量1766万人,比上年增长10.0%,公路客运周转量44.8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