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华池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5-03 庆阳市华池县统计局

2011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稳物价、调结构、促保障、惠民生”的发展总纲,坚持“以红名县、以黑强县、以农富县、以绿美县”的发展路子。在灾害频发之年,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大环境,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强抓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经济结构有了新调整,经济效益有了新提升,人民生活有了新改善,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协调发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初见成效。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5.87亿元(本县15.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91万元(本县1.16万元),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2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4.45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90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2∶85.2∶9.6调整为5.3:82.7:12.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5.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6%;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4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9%。

二、农业

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粮食播种面积相对稳定,种植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农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粮食总产量稳步提升。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7.65万亩,同比增长2.96%,完成双垄沟播玉米20.76万亩。

林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绿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县完成造林面积4.16万亩,封山育林18.53万亩,每年实际育苗5660亩,累计达到128.58万亩。

果园面积5.93万亩、其中:苹果面积1.27万亩,其它果园9466亩。

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1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为43534.06万元、722万元、11449.51万元、68.48万元和281.1万元。实现不变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907.27万元,同比增长22.1%。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为42769.04万元、625万元、10253.75万元、68.48万元和191万元。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适种环境有序改善。2011年全县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当年新修基本农田4.93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5万千瓦,增长12.7%,农用载重汽车(含三轮车)4475辆,轮式拖拉机1263台。年内化肥使用量14288吨,地膜使用量1210.5吨。

三、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含油田)51.91亿元,同比增长4.1%。地方工业增加值15401万元,同比增长9.9%其中: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2418万元,同比增长35.2%。限额以下工业增加值12983万元,同比增长19.4%。主要产品分类:新增原油产能47.7万吨,原油产量157万吨,同比增长0.6%。白酒39吨,同比回落51.3%,白瓜籽761.1吨,同比回落47.4%,供电量5260.7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2.0%,供水量65万方。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

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双位增长。20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01亿元,较上年增长70.1%。按城乡投资划分:城镇投资完成44.31亿元,同比增长66.7%,农村投资完成5.7亿元,同比增长102.5%。按产业结构划分:一产10.37亿元,二产35.61亿元,三产4.03亿元。按构成结构划分:建筑安装业49.78亿元,同比增长77.2%,设备工器具购置2080万元,同比回落73.7%,其他费用250万元,同比回落95.1%。按投资规模划分: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投资额2.48亿元,1000万元以上项目127个,完成投资额44.39亿元,500-999万元以上项目50个,完成投资额3.15亿元。

全县拥有资质以内建筑业4户,年末从业人员1065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26亿元,同比增长149.0%,完成增加值2.53亿元,同比增长136.6%。完成房屋建筑面积12.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7%。全员劳动生产率15.55万元,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当年实现利润1.2亿元。

农电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架设及维修10千伏农电线路33.93公里,新安装配电26台。新增容量3300千伏。

五、交通运输、邮电通讯

道路运输环境日益改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2011年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196公里,其中:油路459公里、沙砾路737公里。

服务意识不断增强,邮政电讯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设邮政分局(所)18个,电信交换点22个,邮政信箱45个,电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800户,其中:城镇4800户,乡村3000户,村村通3500户,互联网用户2300户。年内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36.3万元,报刊累计发行份数246万份,函件7.69万件。移动电话新增用户6000户,年末到达68013户。其中:小灵通1500户,电信手机1.3万户,移动用户9.3万户,联通用户8050户。

六、贸易、外贸、旅游

基层商贸场所增加,流通范围扩大,个体经济发展强劲。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5亿元,同比增长13.6%。按销售地区分:城镇零售额达到3.4亿元,占整个零售总额的57.1%。乡村零售额达到2.55亿元,占整个零售总额的42.9%。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达到135.7万元,零售业零售额达到48392.2万元,住宿业零售额达到2205.8万元,餐饮业零售额达到8766.3万元。限上企业2户,其中: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达到520.8万元、592.7万元和460万元,分别占总零售额的0.88%,0.99%,0.77%。出口供货值2783万元,同比增长0.83%。名胜风景区8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3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11处、市级40处、县级40处。全年接待游客27.66万人次。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在财力资源不足,财政困难压力大的情况下,全县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围绕产业抓财源,围绕财源抓财政。2011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9.9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3.4%。其中:大口径收入2.67亿元,比上年增长72.0%,小口径财政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77.5%。财政支出达到9.91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金融形势良好。全县金融机构在改革中求生存,谋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金额24.09亿元,比年初增加4.34亿元,增长22.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7.1亿元,较年初增加1.8亿元,增长37.5%。年末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1685.88万元,其中:农行1049万元,农村信用社357.87万元,建行367.6万元,工行15.55万元,邮政银行-104.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