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香坊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2-05-03 哈尔滨市香坊区统计局

2010年是全区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年。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围绕“三区”建设宏伟目标和“南拓、东扩、中兴”发展战略,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务实创新,共同努力,经济总体呈现平稳增长,经济结构更趋优化,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全区(不含开发区、哈药)实现总产值729.0亿元,完成年计划100.1%;实现利润43.9亿元,完成年计划111.8%。

实现区域生产总值409.5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65.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11.9%和19.2%。

完成财政总收入27.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8亿元;一般预算支出16.2亿元,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为4.6亿元。

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6.7%,比上年减少0.7个百分点。

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振兴村食用菌、光明村绿色蔬菜品牌效应不断扩大。扎实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区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发展到17个。坚持科技兴农,先进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2.6万人,实现劳务创收18543万元,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7771万元,比上年增长8.6%;实现农村人均纯收入7882元,同比增长13.5%。乡镇实现招商引资额达22.5亿元,新办企业181户。扶持壮大5000万元--亿元产值规模企业13户,扶持和培育亿元以上产值企业6户。

工业

2010年,哈大齐工业走廊香坊段各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实现增加值7.2亿元,占区域GDP的1.92%;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5.98亿元,占园区总量的83.1%。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16033万元,实现收入213288万元,利润总额9702万元,上缴税金555万元。当年计划总投资4831万元,已完成投资331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68.6%。

大力扶持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全区直报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155户,其中5000万元以上企业47户,规模工业经济总量和户数列全市首位,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3.1%,工业经济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完成总产值35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中省直企业完成产值282亿元,比上年增长2.0%;非中省直企业完成总产值72亿元,比上年增长21.7%;三大动力完成总产值253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装备制造业完成总产值315亿元,比上年增长4.0%,食品工业完成总产值17亿元,比上年增长6.7%。

全区直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实现利税总额33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实现产销率为98.8%,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为12.43%,提高1.9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77.5%,减少1.98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为1.58次,提高0.14次。

建筑业及固定资产投资

建筑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态势,建筑业企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2.8亿元,比上年增长29.57%;完成利润5.14亿元,比上年减少14.67%。在新战略引领下,不断创新投资方式,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3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

第三产业发展壮大

三大商圈影响力不断扩大,动力商圈建设新规划完成,已进入拆迁建设阶段;安埠商圈整体改造规划方案初步确定,延福地下商业街开工建设,人气、商气进一步聚集。积极开发旅游产业,推进以伏尔加庄园、东平满族风情园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带建设,不断扩大北大荒农业园知名度、影响力,集生态游、风情游、工业游、冰雪游于一体的旅游观光体系加速形成。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全区共有商品交易市场18个,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54户,星级酒店6户。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40.2亿元,同比增长19.2%。

招商引资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第二十一届“哈洽会”签约额实现53亿元,居全市前列。集中力量开展园区招商、产业招商、资源招商、展会招商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招商活动,国内经济技术协作资金实现47.2亿元,增幅居全市第一;协议引资额实现170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30.7%,到位资金120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0%,分别同比增长32.8%和37.9%。新办企业1400户,同比增长21.3%,其中投资额超千万元企业138户、投资额超亿元的企业7户。

科技

科技工作以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工作机制、构筑创新载体、加强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推进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2010年,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2045万元,占当年本级财政支出的1.3%。全区孵化器达到13家,孵化面积达到12.86万平方米。实施区级科技立项50项,投入科技资金2932万元。申请专利1238件,授权专利732件,授权发明专利131件。民营科技企业达1060户,民营科技企业产值达185.2亿元,利税17.8亿元。我区荣获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间科技系统先进集体。

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配合实施长江路等7条道路打通改造,拓宽改造街路20条、结构性升级改造和大中修街路26条,维修街路74条,改造车行道33.5万平方米、人行道19.1万平方米。建设通村公路里程10.5公里,修缮改造危桥5座,对江南中环路吕家油坊过境段等重点路段进行了全面养护。改造条数、改造面积、投入资金均创我区道路建设改造历史之最。有效开展春季环境整治第一战役,集中整治940个居民庭院和273条背街背巷,清理拉运各类垃圾污物近2.5万吨。高质量完成以裸土地面整治为重点的第二战役,完成硬化、绿化面积84.7万平方米,绿化美化居民庭院246个,拆除违章建筑2.51万平方米,清理整顿废品收购站289个,规范整顿基建工地102个。扎实推进以“两治一靓”为主题的第三战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清理“三沟一河”沿线积存垃圾3.5万吨,“三沟一河”沿线卫生实现长效管理;集中清理违法牌匾广告800余块,23个市场实现了刚性隔离;全力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灯饰亮化、冰雕雪塑景观,“满区冰景亮化”特色景观基本形成。“三沟一河”综合治理管线应急工程在全市率先启动、率先实现大机械进场施工。实施哈成路沿线环境整治,硬化道路5.3万平方米,砌筑路肩边石3500延长米,挖边沟3.5公里,拆除私搭滥建200余处,恢复绿地1000平方米,清挖边沟3600延长米,旅游通道环境面貌有效改善。三合区域整体改造不断推进,改造建设面积2.5平方公里,累计打通道路13条、8公里,建设公园3处、19万平方米,完善的教育、卫生、社区服务等配套设施为居民生活提供优质保障,原来的垃圾场、城乡结合部脏乱差面貌彻底改善,现代化的新生小区逐步形成。新建香江月游园、四季芳洲游园等4处游园,整体改造安埠日月广场,改造旧有居民庭院100个,建设休闲健身广场10个。打造延福街景观大道,凸显人文内涵,完成30条丁香街路建设,区域特色更加明显。立面装饰节能改造61栋楼体,改造面积3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5400余户。绿化造林707亩,绿化村屯10个,新增绿地11.75公顷,新植树木21.36万株。成功举办中国?黑龙江第七届菊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