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胶南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以港兴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三大战略”,做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同步,促进增长与提高效益并重,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城乡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4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86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381.86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217.79亿元,增长14.0%。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调整为7.54:58.88:33.5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15.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地税税收收入2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 一、农业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7821公顷,比上年增长1.76%。粮食总产量达到308624吨,减少5.6%。2011年末全市实有耕地52332公顷,增长0.3%。实现农业总产值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农业增加值48.86亿元,增长5.1%。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2.5%、0.2%、17.5%和46.5%。 年内完成造林面积1667公顷,比上年增长13.6%,其中,荒山造林356公顷。森林覆盖率46.8%,比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全年完成中幼林抚育3133公顷。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实现10.38万吨,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全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0.58万吨,比上年增长1.81%,其中:捕捞产量6.62万吨,比上年增长4.62%;养殖产量23.96万吨,比上年增长1.03%。实现水产品总产值43.07亿元,其中:海水养殖产量23.16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5.73%。海、淡水养殖面积10714.2公顷。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市自来水覆盖率达到了99.7%,通汽车率达到了100%。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手机205部。农村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11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农用拖拉机4.65万台。机械化地膜覆盖12000公顷。 二、工业 全市工业经济稳步快速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1545亿元,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439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42家,年内新增38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397亿元和129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0%和21.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4.01亿元,增长11.2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26%,比上年提高1.31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7%。房地产市场发展良好,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43.6亿元,比上年增长59.1%。竣工房屋面积76.9万平方米(含竣工住宅面积60.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79.2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36.4%,完成销售额达50.5亿元,比上年减少21.8%。 四、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道路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改建通村公路47.4公里,大中修农村公路23.5公里,全市961个行政村中有958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以新标准距村庄零公里计算),通村率达到99.7%。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404.8公里(其中管养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达到310.5公里,城市道路445.3公里,农村公路1649.0公里),公路密度为132公里/百平方公里。交通条件的进一步优化,为全市经济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协调发展。2011年全市新增道路运输企业43家,新增道路货运车辆2774辆。年末,全市各类运输业户达到11532家,营运机动车船达到13538辆(艘),其中:营运客车270辆,公交车248辆,出租车212辆,营运货车12801辆,营运客船6艘、货船2艘。全年共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590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02196万人次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24%;完成货运量5296万吨,货物周转量242976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18%。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739.81万元,比上年增长1.25%;订销报纸11976万份,增长3%。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总量42586万元。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互联网用户累计达113855户。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4.9万门;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47万户;全市移动电话发展到66.5万户,其中年内新增14.4万户。 2011年我市旅游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桥隧通车”和“同城时代”到来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旅游经济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0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7%和16.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6万人次,旅游创汇3940万美元。旅游商品收入11.2亿元。 五、国内贸易及个体私营经济 年内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6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批发贸易业零售额完成24.09亿元,零售贸易业完成126.1亿元,住宿业完成0.85亿元,餐饮业完成16.7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8%、14.9%、53.8%和17.0%。 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私营企业规模扩张,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明显增多。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5284户,累计达到27377户;新增私营企业1679家,累计达到8076家,新增注册资金33.29亿元,累计达到156.37亿元,其中:新增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1000万以下(不含1000万)的私营企业76家,累计达到348家;新增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的私营企业90家,累计达到473家。 六、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全年新批办外资企业62家,合同外资额7.73亿美元(含增资),到账外资3.09亿美元。项目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注册资本过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50个到账,到账外资2.79亿美元,占全部到账外资的90.42%。 外贸出口保持稳定增长。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经济贸易关系,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777家。全年共实现进出口总值34.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进口总值8.77亿美元,增长14.8%;出口总值为25.38亿美元,增长26.4%。 七、财政、金融业 税源结构进一步完善,市乡两级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6.9%。 年末,我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08.43亿元,比年初增加23.05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74.23亿元,比年初增加23.79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8.30亿元,比年初增加32.0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