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峡江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攻项目建设,加快“两城”和工业园区发展,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60999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867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79875万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88257万元,增长14.6%。人均生产总值19503元,人均比上年增加2978元。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92:47.59:24.49调整为25.72:49.83:24.45,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24个百分点。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一产业为16.7%,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为59%,拉动GDP增长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为24.3%,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229234万元,占GDP的比重达63.5%,比上年增长18.3%。 财政收入增势强劲。全年财政总收入达52992万元,比上年增长37.1%,地方财政收入达33983万元,增长38.5%,完成地方财政支出90606万元,增长25.3%。 二、农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092万元,可比增长4.1%。第一产业增加值92867万元,可比增长4.1%。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8451公顷,比上年增长0.4%,其中谷物播种面积36750公顷,与上年持平。油料种植面积10353公顷,增长1.3%。粮食总产量241143吨,增产14608吨,增长下降6.4%。油料产量12840吨,增长5.3%。肉类总产量18822吨,增长87.5%。水产品产量14177吨,增长2.7%。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68301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0.6%;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机电排灌面积分别为16440公顷和2230公顷,与上年持平。农村用电量3533千瓦小时,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57167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50577万元,现价增长36.3%。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4%,拉动GDP增长6.7个百分点。全县工业用电量12878万度,增长13.7%。 规模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09149万元,比上年增长37.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9539万元,比上年增长44.2%;完成利税总额78053万元,增长49%,产品销售率为97.8%。 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708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368万元,增长58.75%;资内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95090平方米,增长161.4%;房屋竣工面积160846平方米,下降1.3%。建筑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460万元,增长43.2%;其中,规模项目投资(500万元以上)326689万元,增长39.9%;城镇规模投资287081万元,增长43.2%;农村规模投资22112万元,下降26.7%;房地产开发投资17696万元,增长514.6%。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69673平方米,增长18.7%;商品房屋竣工面积85236平方米,增长64.3%;商品房屋销售面积62119平方米,下降10.4%,其中住宅55217平方米,下降1.6%。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县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3897万元,可比增长18.8%;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9074万元,可比增长19.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21万元,增长16.7%;其中,城镇52003万元,增长18.6%;乡村37418万元,增长14.1%; 当年实际利用外资1791万美元,下降20.7%;出口创汇7892万美元,增长88.4%。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实现增加值21314万元,可比增长17.7%;其中交通运输和仓储业20914万元,可比增长18.1%。 境内公路里程405公里,高等级公路40.8公里,铁路里程20公里。 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078.2万元,电信业务总量5363万元,固定电话用户14000户,移动电话124600户,互联网用户9580户。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4492辆。 七、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397万元,可比增长3.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95426万元,比年初增加731725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5596万元,比年初增加39438万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2700万元,比年初减少14116万元。 八、教育和卫生 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2982人,普通初中在校生7417人,职高在校生1517人,小学在校生17777人。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1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44人,其中医生196人;拥有病床床位406张。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公安数)176036人,增长1.4%。全年出生人口(计生数)1930人,死亡人口680人。按计生人口计算,出生率为10.89‰;死亡率为3.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1‰。 年末单位职工人数9893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5975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227元,同比增长33.1%。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996元,比上年增加460元,增长8.3%。 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8205人,增长14.9%;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8200人,下降16.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150人,城镇低保人数5477人,农村低保人数5650人,城镇居民医保人数37962人;农村居民医保人数118818人。 说明: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快报统计数。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增长速度按现价计算。 3、公报数与年鉴数不一致时,以年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