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永仁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5-03 楚雄州永仁县统计局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应对持续干旱等因素影响,围绕“工业大县、经济强县”目标,迎难而上,奋力前行,完成或超额完成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

一、综合

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4409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550万元,增长7.9%,拉动经济增长4.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6953万元,增长19.0%,其中:工业24690万元,增长1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71万元,增长21.7%。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4588万元,增长13.2%,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33%和29%,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和下降22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26︰38。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按从业人员计算人均GDP)为20583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3183元(折合2096美元),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3555元(折合2155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4409万元,占GDP的比重为44.7%。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8%。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10.5%,其中:粮食价格上涨9.6%;烟酒价格上涨1.2%;衣着价格下降3.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5.5%;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8%;居住价格上涨2.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15.0%。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70002人,比上年减少222人。其中:从事农业产业的49084人,占70.1%,比上年同期下降10.7个百分点;从事非农产业的20918人,占29.9%,比上年同期提高10.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49084人,比上年减少304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6349人,比上年增加194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4569人,比上年减少11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城市建成区面积3.98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26.4%。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89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9%。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83806亩,比上年增加6249亩,增长3.5%。经济作物种植面积99794亩,比上年增加4166亩,增长4.4%。其中:烤烟种植面积37000亩,减少272亩,下降2.7%;油料种植面积19773亩,增加1548亩,增长8.5%;蔬菜种植面积24884亩,增加2167亩,增长9.5%。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为65︰35,与上年持平。

2011年全年产蚕茧176吨,增加25吨,增长16.6%,实现桑农收入626万元,增加204万元,增长48.3%。

全年粮食产量45351吨,比上年增加4466吨,增长10.9%。其中:秋粮36620吨,增加328吨,增长0.9%;夏粮8731吨,增加4138吨,增长90.1%。

全年肉类总产量19199吨,增长7.7%,其中:猪牛羊肉18214吨,增长7.8%;禽蛋产量319吨,增长1.3%;蚕茧产量176吨,增长16.6%;水产品产量593吨,下降6.3%。大牲畜年末存栏66032头,增长1.3%;生猪年末存栏129108头,增长6.9%;羊年末存栏122027只,增长0.7%;家禽年末存栏371560只,增长-1.9%。

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06001亩,增长15.8%;节水灌溉面积107496亩,增长6.2%。其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231亩。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3860万瓦特,增长8.1%,其中:排灌机械总动力2019万瓦特,与上年持平。农村用电2342万度,增长11.5%;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9496吨,增长1.8%;农药施用量136吨,增长2.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274万元,增长31.1%(现价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71万元,增长21.7%。(可比价增长)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814万元,增长31.4%。其中:实现利润204万元,增长25.0%;实现税金1610万元,增长60.3%。

全县3个资质类本地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2263万元,同比增长18.6%,实现利润82万元,同比增长2.8倍,实现工程结算及税金附加665万元,增长5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847万元,比上年增长37.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4887万元,增长8.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7299万元,增长408.7%。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37733万元,比上年增长48.9%。施工项目197个,同比增13.2%,新开工项目141个,比上年增长6.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7064万元,比上年增长138.9%。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5624万元,增长272.5%。商品房竣工面积21138平方米,下降36.1%。商品房销售额12269万元,增长98.0%。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07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分城乡看,县级实现18207万元,增长20.8%;县以下实现6600万元,增长18.5%。分经济类型看,非公有制经济实现24678万元,增长20.1%。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占99.5%;按行业划分:批发业1228万元,增长99.4%;零售业18712万元,增长14.9%;住宿业539万元,增长74.1%;餐饮业4328万元,增长26.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县内公路通车里程1262.6公里(含村道)。全年完成客运量131万人,增长16.9%;客运周转量8586万人公里,增长1.1倍;货运量26万吨,下降25.9%;货运周转量2957万吨公里,下降18.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63万元,增长25.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80万元,增长7.1%;电信业务总量1155万元,增长38.2%。年末共有电话60845部,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数8562户;移动电话用户52283户。电话普及率为55.5部/百人(按常住人口计算)。

全年共接待游客49万人次,增长48.0%。实现旅游总收入15185万元,增长26.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7088万元,比上年增收4389万元,增长34.6%;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369万元,增收2551万元,增长28.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6914万元,增支12826万元,增长23.7%。

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75138万元,比年初增长16.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1828万元,比年初增长27.1%。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57853万元,比年初增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