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休宁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5-31 黄山市休宁县统计局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0.15亿元,比年初增加9.31亿元,增长18.3%。其中,单位存款18.53亿元,增长11.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1.395亿元,比年初增加7.5亿元,增长22.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9.696亿元,比年初增加8.42亿元,增长39.6%。其中,短期贷款14.31亿元,增长68.4%;中长期贷款14.17亿元,增长23.0%。

九、教育、文化、科技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8所,在校生11578人,比上年减少842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5.3%,比上年下降4.1个百分点;初中升学率为76.3%,比上年提高23.5百分点。小学校34所,在校生11774人,比上年减少664人,小学学龄儿

童入学率为100.06%。职业高中2所,在校生3378人。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站)22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各1个。拥有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家。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1.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0%。完成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91个农家书屋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村村送电影”工程稳步推进,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体系初步建成,“吴鲁衡”注册商标成为“中华老字号”。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6.4万册,比上年增长7.6%。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15.5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面积1049平方米。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新增国家火炬、星火计划项目3项,国家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省级民营科技企业4家,组建了全市第一家省级科技服务平台。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启动了县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县中医院迁建等项目,完成了5个乡3卫生院所和113个村级卫生室建设。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8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54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540张。年末卫生技术人员数70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82人,注册护师、护士27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参合农民达23.4万人,参合率达98.9%。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人口统计年报,2011年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75521人,比上年增加14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328人,比上年增加724人。2011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6.76‰,人口死亡率为2.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3‰。在总人口中,男性140906人,占总人口的51.1%;女性134615人,占总人口的48.9%;男女性别比为104.7:100。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93元,比上年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419元,增长20.8%,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6.0%,衣着支出增长15.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28.7%,医疗保健支出增长4.2%,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7.3%,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7.5%,居住类支出增长53.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4.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9平方米。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24元,增长18.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53.6元,增长2.4%,其中食品支出1982元,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2.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7平方米。

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深入实施。2011年末,参加新农保人数17.1万人,参保率达96.8%。年末全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261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727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500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0134人和6906人。

以关注困难群体、保障基本民生为重点,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做到应保尽保。2011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991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511人。年末全县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8个,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2220张。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5个。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

4、人口数据来源于县公安局人口统计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