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武定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和“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部署,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集中精力抓落实、全力以赴促发展,克服了持续干旱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紧等不利影响,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的“十二五”开门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9444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150万元,增长8.0%,拉动经济增长2.9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2012万元,增长19.0%,拉动经济增长5.8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5278万元,增长14.3%,拉动经济增长4.76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6%、43.1%和35.3%,分别比上年上升13.4个百分点、下降6.9个百分点和下降6.5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4︰31.2︰32.4。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按从业人员计算人均GDP)为15666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758元,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747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3869万元,占GDP的比重为42.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0%;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0.9%;衣着价格下降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7%;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8%;居住价格上涨3.0%。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3.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16.7%。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88093人,比上年增加299人。其中:从事农业产业131176人,占69.7%,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从事非农产业56917人,占30.3%,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5%,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23.1%。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9279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55%。其中:农业产值74054万元,增长12.6%;林业产值6269万元,增长11.44%;畜牧业产值99687万元,增长4.09%;渔业产值875万元,增长3.39%;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11910万元,增长24.56%。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61479亩,比上年减少2995亩,减0.8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84240亩,比上年减少468亩,减0.25%。其中:烤烟种植面积61011亩,减少1249亩,减2.01%;油料种植面积20386亩,减少2976亩,减12.74%;蔬菜种植面积93907亩,增加2268亩,增长2.47%。 全年粮食产量97539吨,比上年增收8018吨,增长8.96%。其中:秋粮68864吨,减收3818吨,减5.25%;晚秋粮食产量4192吨,增收541吨,增长14.82%;夏粮24483吨,增收11295吨,增长85.65%。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1000亩,森林综合覆盖率55.3%。 全年肉类总产量50607吨,增长4.83%;禽蛋产量1045吨,增长10.12%;蜂蜜产量90吨,减26.23%;水产品产量662吨,增长3.4%。大牲畜出栏59908头,增长2.39%,年末存栏117141头,增长0.74%;生猪出栏360670头,增长6.6%,年末存栏233052头,增长8.28%;羊出栏174214只,增长1.55%,年末存栏185015只,增长2.98%;家禽出栏5126060只,增长2.58%,年末存栏1743361只,增长3.85%。 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61786亩(不含临时性耕地),其中:水田101445亩,旱地160341亩;有效灌溉面积143141亩,农业机械总动力20017万瓦特,增长8.8%;农用拖拉机5352台,同比增长4.76%。农村用电量3272万度,增长6.4%;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784吨,增长4.9%;农药施用量231吨,增长0.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280290万元,增长39.03%。其中:国有经济8334万元,下降5.9%;私营经济210511万元,增长47.1%;个体经济61445万元,增长23.77%。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84237万元,增长42.6%(同口径比),增加值2522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8244万元,增长34.06%;利润总额实现4339万元,增长16.8%;主营业务收入实现72032万元,增长31.06%。 全县19个(含外地12个)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2250.7万元,比上年增长30.5%,实现利润1847万元,增长29.63%,实现税金412.4万元,增长28.3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117万元,比上年增长52.45%。其中:城镇投资114777万元,增长39.19%;农村投资41421万元,增长33.26%;农村私人投资17661万元,增长37.34%;房地产投资50258万元,增长143.85%。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4273万元,增长73.46%。房屋竣工面积483621平方米,增长4.18%。商品房销售额49105万元,其中,期房销售额47171万元,占商品房销售额的96.06%。建筑工程投资120477万元,增长47.99%;安装工程投资15717万元,增长190.79%;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单位投资73277万元,增长21.56%;非国有单位投资41500万元,增长51.36%。全年新增固定资产92523万元,比上年增长72.24%。新开工项目95个,比上年减10.38%。 五、国内外贸易及招商引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710.9万元,比上年增长20.2%。按城乡分,城镇实现52624.8万元,增长20.4%;乡村实现23086.1万元,增长19.74%。按经济类型分,公有经济实现5250.2万元,减2.52%,其中:国有经济实现4954.2万元,减3.76%;非公有经济实现70460.7万元,增长22.32%。非公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93.1%,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 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64个,累计到位资金103290万元,同比增长52.1%。其中:省外资金30521万元,省内州外资金72769万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县内公路通车里程1669.897公里(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51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315.21万人,增长8.97%;客运周转量9967万人公里,增长9.5%;货运量186.7万吨,增长1.99倍;货运周转量21734万吨公里,增长2.53倍。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171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86万元,增长13.55%。年末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166680部,户均2.13部,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149570户,互联网用户达18136户。 全年共接待游客104.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8%,实现旅游总收入36540.97万元,增长16.94%。其中:狮子山景区接待游客40.7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59.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8.68%和8.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