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敦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攻坚克难,扎实苦干,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实现了经济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30108万元,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51%。其中,第一产业94879万元,增长3.56%,拉动GDP增长0.9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103611万元,增长19.10%,拉动GDP增长4.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231618万元,增长19.78%,拉动GDP增长10.2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9:24.0:52.1调整为21.6:24.1:54.3,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30504元,比上年增加4012元,增长14.21%。 二、农业 2009年,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167378.22万元(现价),农业增加值完成88931.47万元。 林、牧、渔业长足发展,今年完成造林面积1.13万亩,当年四旁零星植树33万株,果园面积达到8.67万亩,其中当年新植3.34万亩。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5.0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大中型拖拉机3768台,小型拖拉机8731台,农用运输车910辆,排灌动力机械1788台,收获机械436台;农业生产用电3334.45万度,比上年下降2.06%;化肥使用量(折纯)1028.84万公斤,比上年增加0.75%;塑料薄膜使用量145.99万公斤,比上年下降1.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在重点工业企业生产恢复正常及工业品出厂价格逐步回升的带动下,增速有所上升。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6428万元,同比增长33.69%;完成工业增加值57536万元,同比增长3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4401万元,同比增长12.79%,完成工业增加值28083万元,同比增长14.7%。 建筑业快速发展。2009年建筑业总产值达121098万元,比上年增长13.1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88.45万平方米。全年工程结算收入达到5747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2%,实现利润总额878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保持快速增长,有效地拉动了全市经济的长足发展。2009年,敦煌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00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2306万元,同比增长33.21%。开工的新续建项目209个。其中:城市完成投资183113万元,同比增长46.32%;农村投资完成106912万元,同比增长15.49%。 其中市属投资完成279107万元,同比增加74064万元,增长36.12%。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全年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2009年,全市社会客运总量达到174.46万人次,社会客运周转总量6250万人公里;社会货运总量达到160.84万吨,社会货运周转总量5411.73万吨公里。全市有客运车辆1563辆,其中出租车981辆,旅游车363辆,农村班线车80辆,班线车70辆,有货运车辆209辆。 邮电业稳步发展,现代化通讯手段进一步普及。2009年,全市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820万元,同比增长10.18%。电子网络和现代通讯工具的不断普及,使电信各项业务指标有所下降,其中全市程控电话实际装机49219门(含小灵通用户11875门),同比下降25.05%。全市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到59980户,同比增长3.19%。 说明:09年程控电话实际装机49219门,包括电信固定电话用户33744门,小灵通用户11875门,铁通用户3600门。 六、批发零售贸易业、旅游业 市场销售持续旺盛。全市积极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展,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城乡流通网络更加完善,商贸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继上年全市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保持了强势增长的势态。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676.2万元,比上年增长23.91%。其中,市的消费品零售额112438.4万元,增长26.0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5237.8万元,比上年增长19.84%(见附表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9462.1万元,增长24.9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2417.1万元,增长21.37%。其他行业零售额5797万元,同比增长10.69%。 1、市的消费品零售总额;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 旅游形势乍暖还寒,综合效益不容乐观。旅游业围绕古城文化深度游、大漠奇观探险游、绿色生态休闲游三大品牌,强化推介引导,整合资源市场,积极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克服了世界金融危机及甲H1N1流感以及新疆“7.5”暴力事件等诸多不得因素的影响,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20万人次,同比增长30.43%,其中:入境旅游者2.22万人次,同比下降37.99%,国内旅游者117.78万人次,同比增长33.21%;全市实现旅游收入70947.02万元,同比增长43.1%;实现旅游增加值20290.85万元,同比增长43.10%,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72%,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8.76%。 七、财政和金融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1026万元,比上年增长12.4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306万元,比上年增长30.91%。财政支出65960万元,比上年增长28.19%。全年税收收入20973万元,比上年增长3.78%,其中:国税完成收入6180万元,比上年下降30.46%;地税完成收入14793万元,比上年增长30.66%。 金融机构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09%。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9.31%。 八、科技、教育 科技工作成效显着。年内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6项,引进、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棉花、葡萄、优质林果、设施栽培、设施养殖等24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到期并通过鉴定验收科技项目12项,评定市科技进步奖14项,推荐申报酒泉市科技进步奖14项,获奖13项。开展各类科技培训520场次,培训人员8.6万人次,印发科技资料8万多份。成功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复验。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城乡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小学“四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毕业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5%,完成率达到97.6%,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7.6%,“四率”均高于部颁标准。全市初中毕业生1772人,升入普通高中1157人,升入中师中专454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9%,高中招生规模达到20个班,招收学生1275名,参加高考1609人,上线1438人,上线率达到89.4%,比上年增加13.4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上线488人,比上年增加82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年新建校舍7700平方米,改造消除危房2300平方米;累计撤并减少农村学校达44所;全市所有学校开通了教育信息网。全市落实各级财政义务教育经费1013.64万元,义务教育阶段100%的中小学生享受免收学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政策,同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和城市低保、残疾人家庭,全部享受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