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绥中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2-05-28 葫芦岛市绥中县统计局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在我县成为全省第一个扩权改革试点县、享受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实行省直接管县财政体制这一重大历史性机遇下,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超常规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9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26.8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25.8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7.6亿元,增长22.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4154元,比上年增长22.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9.7:28.6:41.7。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温和回落,结构性物价上涨压力不断缓解。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累计比上年增长4.9%,其中:食品类增长1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6%;居住类增长4.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5%;交通和通讯类增长1.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增长4.7%;烟酒及用品类增长0.4%;衣着增长1.2%。

劳动就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为21058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072人,占全部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为9.8%;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490人,占全部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为11.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496人,占全部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为78.3%;在岗职工期末人数达到20614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再就业取得新成果。我县实名制就业5200人,实名制劳务输出13523人。援助零就业家庭,城镇“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统计为零。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35人,带动就业288人。引导性培训6000人,普惠制培训2851人。对“40”和“50”人员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下。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581108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种植业产值完成234019万元,同比增长8.6%。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8758公顷,同比增长9.2%;粮食总产量330909吨,比去年增加了15718吨;粮食作物单产5625公斤/公顷,同比下降3.8%。在分品种粮食作物产品产量中,稻谷产量50351吨,同比增长1.6%;玉米产量215925吨,比去年增长12.6%;由于粮食作物种植产业结构调整,高粱产量2021吨,同比下降66.7%;马铃薯产量48352吨,同比下降3.4%;花生产量13026吨,同比增长71.9%。蔬菜总产量1329526吨,同比下降9.4%。

林业生产稳步运行。2010年全县以重点工程建设为龙头,以村屯绿化为重点,以实现造林面积倍增为目标,积极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全年林业总产值达到5577万元。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11.99万亩,完成四旁植树90万株,完成营养杯育苗500万杯,繁育裸根苗木150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44.4%。

水果生产稳步上升。2010年全县共实施辽宁省优质水果提质增效工程项目优质苹果基地建设,优新品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国家、省标准园建设,绥中白梨特色产业开发与建设四个项目。全年完成老残园改造2万亩,新植幼树110万株,推广栽植新品种10个。新建先导示范园60个,新建千亩优新品种示范基地3个。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示范带动作用显着。通过制定得力措施,扎实工作,使得水果大灾之年不减产,并获取了提质、增效、增值的可喜成绩。水果总产量达到60万吨,产值14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了20%和40%。优质果率75%以上。“绥中白梨”已经国家商标局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连续3届获“辽宁省品牌产品”这一殊荣。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畜牧业总产值完成187428万元,比上年增长11.5%。猪、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97.5万头、10.2万头、70.2万只、3866.9万只。肉蛋奶总产量实现261136吨,比上年增长10.1%。其中肉产量195948吨,比上年增长4.4%;蛋产量62671吨,比上年增长31.0%;奶产量2517吨,比上年增长61.6%。

渔业生产平稳运行。全年渔业总产值完成139503万元,比上年增长10.6%。海、淡水养殖业均有不同幅度增长,水产品产量达271000吨,比上年增长8.6%。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2180公顷,水产品产量173100吨,同比增长14.7%;内陆水产养殖面积2418公顷,水产品产量20900吨,同比增长1.7%。从渔业产品各类上看,海洋捕捞鱼类77000吨,内陆养殖鱼类20900吨,同比增长1.7%。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资1亿元的大风口水库和投资1.3亿元的龙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完工;大力推进大型灌区王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010年王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四期工程投资3683.41万元;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真情服务“三农”。目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已完成总投资11132.5万元,是去年投资的172%;完成土石方580.62万立方米是去年的141%、人工193.56万个是去年的138%、车工0.54万个台班是去年的118%。完成各类农建骨干工程159项,是去年的135%。2010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4252人,完成总投资1799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资金1079万元,争取省财政资金360万元,地方自筹360万元。新兴建饮水安全工程83处。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5.7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0%,其中:柴油机56.39万千瓦,电动机9.34万千瓦。在农机总动力中,拖拉机动力20.26万千瓦,农用排灌动力11.65万千瓦,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动力0.85万千瓦,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动力0.8万千瓦。全年机耕面积73.32万亩。

三、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00.4亿元,比上年增长8.0%。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年初108家,由于统计制度修改,规模户要求从主营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提高到主营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因此本年规模户调整为84户。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3.7亿元,比上年增长69.8%。

招商引资成果显着。2010年我县仍然把利用域外资金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强力推进滨海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全力营造“亲商、护商、富商、扶商”氛围,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强势推进项目建设。全县共引进各类企业224家,投资额365亿元,年销售收入577亿元。已开工项目100个,总投资120亿元,建成并具备投产能力的企业50家。2010年引进域外资金57.646亿元,同比增长112%。滨海经济区累计引进域外资金80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0708万元,同比增长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