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5-28 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海淀区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社会民生更加和谐,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17.3%;第二产业增加值408.3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2735.9亿元,增长15.4%。

财政:全区区域财政收入实现1309.30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区级财政收入实现241.76亿元,增长26.6%。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实现102.84亿元、42.79亿元和21.99亿元,分别增长23.3%、17.2%和24.8%。区级财政支出实现275.72亿元。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三项支出实现44.58亿元、14.16亿元和40.14亿元,分别增长14.3%、23.6%和17.4%。

金融:年末全区各类金融机构达1846家,其中银行机构673家,保险机构177家,证券机构120家。全区期末银行存款余额实现14254.5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分别实现3944.1亿元和370.6亿元。贷款余额实现4381.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实现1653.8亿元;中长期贷款实现2692.6亿元。

就业: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25.5万人,比上年增长2.7%。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100人,比上年末增加2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93%,失业人员就业率67.0%。城镇实现再就业人数为23703人,1517人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

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746.4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15元,增长13.7%。

社会保障:年末全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59.6万人、244.8万人、171.2万人、159.8万人和59.2万人,比上年末净增21.7万人、30.5万人、22.6万人、10.8万人和4.3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8.2万人,参合率为99.4%。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居民为7467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农民为743人。

三、环境、安全生产与公共事业

环境:全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80天,比上年减少1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6.7%。

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城市绿地率达到46.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390起,死亡80人。与上年相比,事故减少25起,死亡人数减少1人,分别下降6.0%和1.2%。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11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1人,均比上年下降42.1%。

公共事业:全区城乡居民生活用电达23.1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5%。

四、农业、工业和建筑业

农业: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17.7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二产业实现47.2亿元,下降1.0%;第三产业实现166.0亿元,增长10.9%。

全区农业观光园58个,比上年下降13个;观光园总收入6637.7万元,比上年增长23.8%。民俗旅游农户数72户,与上年持平;民俗旅游总收入233.6万元,增加2.5%。

工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304.9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实现344.9亿元,增长13.3%;电机制造业实现108.4亿元,下降46.1%;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实现49.6亿元,增长8.5%。工业销售产值实现1304.8亿元,增长3.7%;工业出口交货值实现79.4亿元,增长1.1%。

建筑业:全区总承包和专业承包施工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189.3亿元,比上年增长5.0%。累计施工形成竣工产值486.8亿元,增长9.7%。累计房屋施工面积8463.4万平方米,增长9.8%;竣工面积1403.5万平方米,下降10.3%。

五、新产业和园区经济

新产业:1-11月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27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收入14283.7亿元,增长7.8%。全年工业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47.8%,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

园区经济:1-1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实现总收入712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实现利润461.13亿元,增长19.8%;实缴税费总额310.08亿元,增长16.3%。

六、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39.3亿元,增长12.3%,在投资中的占比为54.3%;房地产开发投资实现281.1亿元,增长19.8%。

房地产开发: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住宅投资142.8亿元,增长6.5%。房屋施工面积完成1086.4万平方米,增长9.2%,其中新开工面积完成360.6万平方米,增长42.3%。

保障房建设: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资78.5亿元,同比增长2.6倍。其中保障性住房住宅完成投资53.4亿元,比上年增长2.4倍;保障性住房开工面积为31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倍。

七、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国内贸易: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产业在地)实现13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210.1亿元,同比增长9.7%,对海淀区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85.5%。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销售行业实现的零售额是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年实现零售额218.5亿元,同比下降17.5%。

对外经济: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48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9%,增速低于去年同期27.9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额实现379.0亿美元,增长17.3%;出口总额实现109.0亿美元,增长15.4%。

旅游:全年接待总人数5907.3万人,比上年增长11.7%。其中,住宿业接待922.7万人,增长7.8%;旅游区点4907.7万人,增长12.5%。营业收入369.4亿元,增长14.3%。全年共有从业人员61412人,增长3.1%。

八、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全区共有27所普通高校,全年招生6.2万人,在学研究生15.6万人,毕业生5.7万人。全区普通中学75所,招生人数3.4万人,在校生10.1万人,毕业生3.0万人;普通小学招生2.5万人,在校生12.8万人,毕业生1.9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3万人。

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760人,在校生5731人,毕业生1827人。特殊教育招生163人,在校生1256人,毕业生2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