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5-28 重庆市北碚区统计局

重庆市北碚区统计局

二○一二年二月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区抢抓两江新区开发建设、二环时代加速拓城历史新机遇,坚持“两高一特”产业发展思路,坚持民生为导向,抓改革调结构,筑平台促开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区委、区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克难攻坚,乘势而上,全区经济高歌猛进,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7.8%,比全市水平高1.4个百分点,居主城第2位,创直辖以来历史新高,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03.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8%,连续4年保持在17%以上高位区间运行,创直辖以来历史新高,远超直辖以来13.3%的年均增速和“十一五”时期16.5%的年均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201.68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89.72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比例为3.8:66.6:29.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76.3%、22.5%,分别拉动全区经济增长0.2、13.6、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2011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43244元,比上年增长13.9%。

二、农业

2011年,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有力支持下,我区加快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实施促农万元增收工程,努力提升蔬菜、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等特色产业的比重,全区农业经济稳步健康发展。6个村实现整村脱贫。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5个。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土地股权化改造,流转土地3400亩。顺利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十万亩蔬菜基地建设全面完成。2011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11亿元,粮食产量达6.1万吨,蔬菜种植喜获丰收,产量达39.41万吨,同比增长95.3%,出栏生猪12.83万头,出栏家禽150.6万只,肉类总产量达1.21万吨。

三、工业

2011年,全区继续贯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着力“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水土组团、蔡家组团等发展平台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9家,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49.18亿元,增长21.3%。其中轻工业增加值69.83亿元,增长23.8%;重工业增加值79.35亿元,增长19.2%。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0.35亿元,增长22.8%,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67.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59.97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新产品产值249.17亿元,增长19.0%,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4.5%;完成销售产值550.2亿元,增长29.7%,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8.7%;实现利润总额28.11亿元,增长44.7%,完成利税44.65亿元,增长38.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51.9%,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29680元/人,增长18.6%。

四、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2011年,全区加快建设“一极两区”,着力打造“幸福北碚”,五大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完成76万平方米居住区综合整治和12.93公里主干道综合改造,在全市率先完成4个旧住宅区综合整治。43万平方米城市危旧房和47万平方米棚户区拆迁完毕,38万平方米城市危旧改和6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启动建设。年末全区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市政道路长度达67.44公里,道路面积97.44万平方米。园林绿地面积达2711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为1447公顷,新增35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2263公顷,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绿地新增4.59平方米,达25.26平方米。

2011年,全区继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全区生态环境更优。成功创建全国森林城市和全国唯一的森林城市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在全市率先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年末森林覆盖率41.7%,居主城九区第1位。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国家II级标准及以上天数339天,占总天数的92.9%,连续11年居主城第一。空气污染指数(API)为67,为主城区最低。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9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6.6%。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我区在“两高一特”、“幸福北碚”五大工程和两江新区开发建设带动下,一大批重大项目:北大方正医药基地、力帆集团汽摩产业园、四联LED光电产业园等陆续建成投产,北斗卫星导航、国机集团功能材料基地、GE风电齿轮等项目加速开建,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300亿元大关,达310.13亿元,同比增长34.8%,增幅居主城九区第1位。

分城乡看,城镇投资302.26亿元,增长35.0%;农村投资7.87亿元,增长2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30亿元,减少7.6%;第二产业126.45亿元,增长49.6%;第三产业174.38亿元,增长28.7%。分行业看,工业完成投资110亿元,增长35.0%,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87.62亿元,增长20.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业完成投资42.88亿元,增长4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35.15亿元,增长33.2%。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6.55亿元,比上年增长38.9%。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4.7%,较上年增加5.1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9.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4.74亿元,增长1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

六、交通、邮电、旅游

2011年,全区围绕“661123”统筹城乡综合交通规划,“便捷工程”建设全面推进。轨道交通6号线中梁山1号隧道贯通,兰渝铁路、遂渝铁路二线加快建设。朝阳桥提前半年通车,文星湾隧道、缙泉路投入使用。龙凤大道二期加快建设,渝广高速北碚段、三环高速北碚段、观音峡快速干道、蔡北干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二环以内公交覆盖全面启动。年末全区公路里程达1145公里(含农村道路),其中高速公路58公里,一级公路17公里,二级公里90公里。镇村农村公路通达率达100%。全年水路、公路货物周转量208396万吨公里,增长50.8%。客运周转量52703万人公里,减少24.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732万元,比上年增长28.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8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66.74万户。信息网络高速发展,年末全区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1万户,新增2.42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