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兰溪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年生产企业出口67994万美元,同比增长44.21%,占全市出口总量的80.62%;外贸流通企业出口16346万美元,同比下降3.06%,占全市出口总量的19.38%。 2011年纺织原料面料及纺织制品出口51471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量的61.03%,同比增长25.91%;铝合金铝箔出口8911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量的10.57%,同比增长139.04%;照明产品出口4763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量的5.65%,同比增长33.60%;蓄电池出口4449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量的5.28%,同比增长36.99%(主要出口产品情况见表3)。 全年新批三资企业10家,合同利用外资3254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2423万美元。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2011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5.03亿元,比上年增长6.4%。 全年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71518万人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124512万吨公里;水运货物周转量9570万吨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3.78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35亿元,增长9.5%;电信业务收入3.43亿元,增长8.5%。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5.44万户,比上年末下降6.7%。其中住宅电话9.36万户,下降10.3%;公用电话1.09万户,增长4.8%。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47.49万户,增长3.3%。国际互联网用户数8.16万户,增长35.3%。电话普及率达94.4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部23.2/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71.3部/百人。 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46.13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2.15亿元。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245.77万人,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2亿元;接待海外游客人数3607人,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34.02万美元。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2011年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5.94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上划中央财政收入12.38亿元,增长35.8%;地方财政收入13.57亿元,增长20.9%。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3.86亿元,增长15.3%。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21.4%、24.6%、38.3%、67.7%、44.7%、113.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76亿元,同比增长21.1%。 201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2.42亿元,比年初增长22.35%。其中单位本外币存款余额106.24亿元,增长24.15%;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25.35亿元,增长20.1%。201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0.98亿元,比年初增长22.36%,其中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24.99亿元,增长21.1%。201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9.51亿元,比年初增长20.4%,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5.07亿元,增长19.96%。 全市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4.8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1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86亿元,分别增长23.5%和21.7%。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9991万元,增长28.9%;人身险赔款及给付3553万元,增长19.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1年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80所,在校学生9.18万人。其中小学53所,在校学生3.46万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初中23所,在校学生1.96人,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1.29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0.56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98%,普通高考上线率为90.5%。全市拥有幼儿园186所,在园幼儿1.8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37人。 2011年,财政科技投入6309万元,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6%。 2011年,全市新列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22项,其中国家级18项,省级81项,市级23项。获2011年度市科学技术奖2项。新培育创新型企业15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其中国家级1家,市级7家;认定省科技型企业5家。企业研发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2只,省级27只,市级11只。年末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7家。全年专利申请892件,比上年增长43.2%。其中发明79件,实用新型414件,外观设计399件。专利授权793件,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发明33件,实用新型343件,外观设计417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1年末全市拥有艺术专业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剧院、影院2家。县市级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覆盖率和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放映广场电影和农村电影4506场,观众达135万人次。 2011年,考上体育院校17人。在市级及以上比赛中共获得8金、28银、20铜。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86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综合性医院7个,中医医院1个,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个,城乡社会卫生服务站49个。全市实际开放床位数1273张,其中:医院床位891张、城乡社会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352张。有卫生技术人员257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86人,注册护士689人。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2011年,累计报告发生甲、乙类传染病2856例,发病率为每10万人509.55例。“五苗”接种率98.97%。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0.24‰和7.91‰。 十一、资源、环境保护 资源保障状况良好。2011年,全市水资源量为10.27亿立方米。全市共有5个规范化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完成造林面积1560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810亩;更新造林750亩。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1500亩。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22275亩,森林覆盖率49.48%(含灌木林)。 环境质量继续改善。2011年,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天数33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5%,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截止年底,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III类以上比例为56.7%。2011年末,共有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1座,建成设计能力4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78.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着,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继续推进。2011年,全市累计建成市级生态乡镇4个,市级生态村15个,兰溪市级生态村350个。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共创建省、市、县三级森林村庄9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3家。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3%,公园绿地面积245公顷。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1年全市出生人口6157人,出生率9.24‰,死亡人口3655人,死亡率5.49‰,人口自然增长率3.75‰。年末户籍总人口66.64万人,其中男性34.73万人,女性31.9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20万人,农业人口53.45万人。2011年末,全市总户数22.97万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90人。年末常住人口56.4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