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全区上下坚持“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克服严重的洪涝灾害,锐意进取,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提速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6.9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8.7亿元、45.3亿元和52.9亿元,分别增长3.9%、33.2%和9.3%。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65%和27.5%,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12个百分点、9.75个百分点、4.1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7:29.8:44.5调整为22.6:35.7:41.7,第二产业比重提高5.9个百分点,一、三产业分别下降3.1和2.8个百分点,工业的引领作用加强。 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68.6亿元,增长17.6%,占GDP的比重为54.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59.5%,拉动GDP增长8.9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业10.3亿元,增长1.5%;二产业28.5亿元,增长29.3%;三产业29.8亿元,增长12.3%。 年末全社会就业人员70.8万人,分产业看,一产业从业人员36.5万人,二产业从业人员7.1万人,三产业从业人员27.2万人。城镇就业人员7.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较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比上涨6.6%。其中,“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七涨一平”,涨幅最大的食品类上涨15.5%。 二、农业 2011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7.2亿元,同比增长3.9%,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21.8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2.1亿元,增长5%;牧业产值20.4亿元,增长3.6%;渔业产值2.1亿元,增长7.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亿元,增长5.9%。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2.8万亩,比上年增加7005亩,产量达到63.4万吨,比上年增加1.55万吨,同比增长2.5%。分季节看,大春粮食播种面积104.2万亩,比上年增加3705亩,产量43.75万吨,增长1.9%;小春粮食播种面积58.6万亩,产量19.65万吨,增长2.6%。分品种看,稻谷种植面积47.9万亩,增长0.3%,产量19.9万吨,增长1.3%;玉米种植面积29.7万亩,增长0.7%,产量16.1万吨,增长2.9%;薯类种植面积36万亩,增长0.8%,产量11.8万吨,增长4.3%;油料种植面积25.3万亩,增长0.7%,产量3.7万吨,增长4.2%。 全年肉类总产量14.16万吨,同比下降2.6%,其中猪肉产量11.9万吨,同比下降3.2%。年末生猪存栏110.1万头,下降0.5%;全年生猪出栏170.3万头,同比下降3.2%。出栏大牲畜7.9万头,增长0.1%。羊出栏16万只,增长2.7%。出栏家禽526.9万只,增长1.1%,禽蛋产量3.9万吨,增长3.1%。 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41.8万人,比上年减少0.6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0.6亿元,增长10.9%。乡村从业人员58.3万人,增长0.5%,其中从事农业35.4万人,下降1.5%,非农就业力度进一步加大。 全年全区淡水养殖面积11.74万亩,比上年增加0.09万亩。水产品产量17502吨,增长1.7%。其中,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16130吨,增长1.9%;淡水捕捞水产品产量1372吨,增长0.5%。 全年工程区木材产量1.1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3万立方米。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0.85万千瓦,增长6.9%。全年农村用电量11051万千瓦时,增长11.7%。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175吨,增长6.5%。化肥施用量6.15万吨,增长4.3%。农药使用量863吨,比上年增长1.2%。农用柴油使用量4299吨,比上年增长3.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2.2亿元,同比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实现总产值7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3.14%。实现增加值19.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2.7%。分类型看,轻工业比重工业快1.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快6.28个百分点;重点工业比全部工业快3.2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0.8%,拉动经济增长4.6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1亿元,同比增长70.6%,实现利润总额8958万元,同比增长1.56倍,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7485万元,增加5582万元。 资质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68.2亿元,增长20.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52.95亿元,增长12.6%;安装工程产值10.81亿元,增长20.5%。建筑业实现税收8545万元,比上年增加2140.9万元,增长33.4%。建筑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9%,拉动GDP增长5.2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5亿元,同比增长36.5%。增速较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分种类看,基本建设投资55.5亿元,增长31.4%;更新改造投资13.9亿元,增长11.6%;房地产投资14.6亿元,下降4.1%;其他投资5.5亿元,增长3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1.8亿元,增长19.6%;第二产业31.4亿元,增长263%,增速大幅提高,比上年提高2.8倍;第三产业56.3亿元,增长1.6%。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3.9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2.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0.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3.4%;商品房销售额17.2亿元,比上年下降6.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1亿元,增长34.2%。全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300套(户),棚户区改造450户。 五、国内贸易及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亿元,增长18.6%。从经营地看,城镇销售额为45.63亿元,乡村销售额为9.41亿元,分别增长20.5%、10.4%,城镇快于乡村。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9.87亿元,增长18.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17亿元,增长16.4%。分规模看,限额以上企业贡献突出,实现零售额21.6亿元,增长45.6%,高于全部零售额增速27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外贸出口1194万美元,外派劳务280人,分别增长9%、28.4%。 全年签约项目35个,实际落户项目26个,到位资金12.79亿元,开工建设项目33个,到位资金17.21亿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建设完成投资5.05亿元,同比增长102%。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216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52.9公里,三级公路183.4公里,四级公路4366.2公里,等外级公路513.8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2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5.3%。全年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86465万吨公里,增长15.9%;公路客运周转量174336万人公里,增长18.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4120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665万元,增长53.6%;电信业务总量27792万元,增长25.3%。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7.2万户,比上年增加46.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77部/百人。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1.2万户,比上年减少0.89万户,其中,城市住宅电话用户8.9万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9.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8.8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7.2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