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宜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6-30 洛阳市宜阳县统计局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3519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7449万元,增长18.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1265万元,增长31.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6371万元,增长61.8%;中长期贷款余额84893万元,增长62.1%。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9372万元,增长95.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3320人,在校生9297人,毕业生3499人。初中学校招生11188人,在校生32228人,毕业生10674人。普通小学招生9326人,在校生68677人,毕业生13576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招生923人,在校生2803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33人,在校生128人。幼儿园在园儿童3588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全年培训12.6万人次。发放“两免一补”资金8446万元,全年“新机制”安排资金9050万元,资助困难学生9108人次。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645万元,比上年增长51.5%。年末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25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294人;全年申请专利43件,授权专利35件,分别增长73.0%和75.0%;签订技术合同25份,增长39%。

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360台(件)。全县共有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区域气象观测站3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8.0%。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5.5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8%。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206卷。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40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中心1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184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576张。卫生技术人员293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54人,注册护士804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66人,卫生监督中心卫生技术人员20人。农村乡(镇)卫生院18个,床位504张,卫生技术人员660人。能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54.7万人,下降11.7%,参合率97.5%,比上年下降2.5百分点。

全年共参加乡以上运动会及各种比赛22次;参加县以上运动会18次,获得县以上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2枚。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10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共有户籍人口71.14万人。其中:男性36.6万人,女性34.5万人;非农业人口9.81万人。全省3%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年末总人口69.45万人,常住人口60.19万人。人口出生率11.14‰,死亡率7.15‰,人口自然增长率3.99‰;城镇人口14.9万人,城镇化率24.76%。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48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85元,实际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31元,实际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983元,实际增长12.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9.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4.4%。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460人,比上年增长8.6%,其中参保在职职工22538人,参保离退休人员792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137人,增长1.4%,其中参保在职职工27069人,参保退休人员5068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21498人,增长1.1%。

全年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9202人,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417万元,增长27.8%;全县享受农村低保24601人,发放农村低保金2744万元,增长16.9%;累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86万元,下降66.7%。

全年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1316张,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858人。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5个。全年接受社会捐赠23.2万元。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200万元。全年筹集社会福利基金60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县已发现的矿种为15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15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4种,非金属矿产10种。

全县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5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9.0%,全年降水量947毫米。

全年共造林3938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938公顷。全县参加义务植树34.3万人次,完成义务植树182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26.9%。

全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伤亡事故9起,其中,死亡事故2起。各类伤亡事故死亡2人,事故直接财产损失18万元。全县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1人。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3、教育中“新机制”资金包括公用经费、免教科书费、寄宿生生活费及校舍维修改造费用。

4、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