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宜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围绕“福民强市”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稳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完成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78.5亿元,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49.2亿元,增长10.2%。人均生产总值25628元,增长18.3%。三次产业结构为17.2:50.9:31.9,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9%,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396359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5291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90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00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435人,困难人员再就业27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4.2万亩,比上年增长0.7%,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7.7万亩,增长0.4%;烟叶种植面积12.8万亩,增长4.7%;油料种植面积27.4万亩,增长0.3%;蔬菜种植面积16.8万亩,下降1.8%。 全年粮食产量346383吨,比上年下降1.7%;小麦产量155132吨,减产1.7%;油料产量79675吨,增长1.8%。肉类总产量44790吨,增长15.5%;禽蛋产量17158吨,增长2.4%;牛奶产量6568吨,增长0.4%。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6.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农用拖拉机3.6万台,增长2.8%;农用运输车0.8万辆,下降11.1%;农村用电量26177万千瓦小时,增长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71697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增速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8145万元,比上年增长28.9%,增速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27.2%,重工业增长30.4%。全年累计产品销售率99.4%,增长4.2%。 规模以上工业26个大类中,有18个行业生产实现增长,8个行业生产下降。分行业情况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3.8%,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1.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0.9%,食品制造业增长19.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长12.5%,家具制造业增长53.1%,造纸及制品业增长3.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7%,塑料制品业增长13.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9.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4.0%,金属制品业增长147.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9.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4.1%,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下降30.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15.4%,医药制造业下降71.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8.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下降4.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6.9%。 在工业产品产量中,各种产品的产量较上年同期有升有降。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95.5亿元,比上年增长57.7%,增速比上年提高22.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2.9亿元,增长51.0%,增速提高个43.6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348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6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城镇投资167.3亿元,增长27.3%;农户投资5.3亿元,增长9.1%。 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4.2亿元,民间投资153.0亿元;第一产业投资16.9亿元,增长17.4%;第二产业投资85.5亿元(全部为工业投资),增长33.1%;第三产业投资64.9亿元,增长36.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46489万元,比上年增长116.8%,其中,住宅投资186994万元,增长82.8%。房屋施工面积199.3万平方米,增长7.6%,其中,住宅159.5万平方米,下降0.9%。房屋竣工面积71.7万平方米,下降0.4%,其中,住宅66.1万平方米,下降37.7%。商品房销售面积82.4万平方米,增长47.3%,其中,住宅73.1平方米,增长37.9%。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305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816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1.3亿元,增长12.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6.5元,增长31.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额4.2亿元,增长11.2%;零售业零售额34.9亿元,增长20.0%;住宿业零售额0.4亿元,增长39.8%;餐饮业零售额8.2亿元,增长12.3%。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25个销售大类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增长27.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9.0%,化妆品类销售额增长53.0%,金银珠宝类销售额增长55.6%,日用品类销售额增长106.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4.2%,家具类增长56.2%,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销售额下降24.0%。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18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7.3%,其中:出口总额1180.5万美元,增长57.3%;进口总额1.4万美元,增长100.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29万美元,增长192.6%。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个。外商直接投资合同资金11695.5万美元,同比增长108.3%,实际利用外资4838.5万美元,同比增长116.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813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 全年交通运输部门完成货物周转量403005万吨公里,增长28.7%,完成旅客周转量234432万人公里,增长19.9%。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9436万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邮政业务2435万元,下降32.4%;电信业务17001万元,增长11.3%。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1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3.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6.2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6.3部/百人。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3.2万户,增长30.4%。 全年共接待游客2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139万元,其中门票收入729万元。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668万元,增长18.7%。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0199万元,增长27.2%,其中科教文卫支出73608万元,增长25.9%;社会保障支出14666万元,增长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