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华容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力推进“四县一中心”建设,深入践行民本岳阳的执政和发展理念,克服了特大春夏连旱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抢抓机遇,不断开拓创新,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据统计,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03.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2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05.31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54.32亿元,增长13.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演进为21.7:51.7:26.6,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上年降低1.2个百分点,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二、农业 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全面推进强农富农政策,积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749836亿元(现行价格),较上年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397316万元,增长3.2%;林业产值7041万元,增长5.6%;畜牧业产值165833万元,增长4.8%;渔业产值170591万元,增长5.3%。 全县畜牧业年内共发展牲猪122.93万头,同比下降1.4%,其中出栏79.38万头,同比下降3.2%;发展能繁母猪4.22万头,增长0.5%;发展家禽915.54多万羽,同比增长2.9%,出笼535.54万羽,同比增长1%,全年禽蛋产量14617万吨,降低15.2%;发展肉牛4.02万头,同比增长1.5%,其中出栏1.53万头,同比下降1.9%;发展羊4.23万只,其中出栏2.13万头,同比下降3.2%。畜牧业占全县农业总产值22.11%,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97.56亿元,比上年增长27.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1.50亿元,增长27.5%。规模企业个数154家。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7981万元,增长13.6%。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0家,完成竣工产值127101万元,增长18.3%;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9.74万平方米,比去年减少0.25万平方米,下降0.2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97亿元,增长36.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98亿元,增长37.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02701万元,增幅37.9%。房屋施工面积79.5万平方米,下降1.4%,其中新开工面积11.6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5.4%,竣工面积50.0万平方米,商品住宅竣工4089套,比上年分别增长340.9%和351.8%,竣工房屋价值111020万元,增长430.5%;商品房销售面积43.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9.2%;商品房销售额93878万元,增长163.0%,均价达2146元/平方米,每平方米上涨276元,增长14.8%。 五、交通、邮电、广电 2011年实现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131484万元,增长12.1%,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104628万元,增长12.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6856万元,增长9.5%。全社会货运周转量287821万吨公里,增长22.3%;客运周转量87316万人公里,增长15.5%。 年末邮电业务总量26321万元,增长17.7%,其中:邮政业完成业务总量3526万元,较上年增长20.8%;电信业务总量22795万元,增长17.2%。 广播电视机构24个:19个乡镇广播电视服务站,华容县广播电视局、华容电视台、农村无线数字电视公司、华容人民广播电台、电影公司。城区有线电视用户35000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9%,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 六、国内贸易 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亿元,较上年增长17.4%。城镇零售额实现47.40亿元,较上年增长18.7%;县城城区零售额2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城镇以下零售额实现8.20亿元,较上年增长10.3%。 七、财政、金融 2011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04亿元,增长20.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财政总支出206314万元,较上年增长24.0%,一般预算支出173504万元,比上年增长15.8%。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2528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短期贷款243514万元,比上年增长7.4%,中长期贷款158989万元,比上年增长29.0%万元;各项存款余额848667万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单位存款140217万元,比上年增长69.4%,储蓄存款676824万元,比上年增长23.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组织实施县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8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3项、市级1项、县级10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5项、星火计划项目2项、社会发展项目5项、条件建设项目2项、高新技术项目4项。其中:农业项目5项,工业项目3项,其它项目10项。申请获得国家专利105件,组织实施专利项目68件,专利授权48件。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2所,其中小学91所,初中32所,普高5所,职高2所,特教学校1所,机关幼儿园1所。全县现有在职在岗教师6100余人,在校中小学生67000余人。2011年全县4395人参加高考,其中本科录取人数1884人,一、二批本科上线率比去年提高6.12%,专科录取人数2132人。 九、文体与卫生 文化事业继续快速发展。艺术表演场所24个,表演场次500场,观众12万人次;电影放映场次4595场,观众人次100万人次;公共图书馆藏量5.3万册;体育竞赛场次12场次,观众人次5000人次;体育竞技获市奖1名2个,2名2个,3名3个;奖牌6枚。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农村卫生医疗机构得到加强。全年共有各类医疗机构604个(含村卫生室),卫生机构床位1549张,卫生技术人员1646人,其中:执业医师457人,注册护士487人,药师104人,技师117人。 十、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全县城市污水处理率15%,华容河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质II类,县城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烟尘控制区14平方公里。 全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7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死亡人数1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6人,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1起,受伤51人,直接经济损失6.3万元。全年亿元GDP事故死亡率8.3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24%。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初步预计,年末全县总人口736701人。 年内出生人口8325人,人口出生率11.21‰,年内死亡人口3840人,人口死亡率5.17‰,人口自然增长数为4485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0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104元/人,比上年增长16.1%,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1351元/人,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14元/人,比上年增长18.1%,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7438元/人,增长21.7%,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4.7%和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