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静海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静海调查队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县委“一三四四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筑“八大高地”,全力打造“六个静海”,统筹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紧紧抓住“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民计民生”三个关键,打好五个攻坚战,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推动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新变化和新突破,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 1.经济总量和能源消耗 据初步核算,并经天津市统计局评估审定,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7.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3%。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88亿元,可比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219.48亿元,可比增长23.9%;第三产业增加值70.71亿元,可比增长17.4%。三次产业结构为5.5:71.5:23。 2011年全县能源消耗总量折合353.4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3.7%。其中,生活能源消费量折合36.0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1%。按在地口径统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1.0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4.4%。 2.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年三级财政收入完成60.69亿元,增长48.6%,增幅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区县级一般预算收入23.98亿元,增长60.2%。全年税收收入完成41.80亿元,增长33.3%,占三级财政收入的68.9%。主要税种增长较快,企业所得税增长70.9%,营业税增长63.4%,增值税增长9.6%,个人所得税增长32.9%。 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加大。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7.80亿元,增长53.1%。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1.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66.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6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5.8%。 3.人口和劳动就业 人口总量继续增长。年末全县常住人口达到67.43万人,户籍人口达到57.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66万人,非农业人口11.47万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2.18%。(计生委数据),死亡率为3.89%。,自然增长率为8.29%。。 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年末全县从业人员33.95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8.7万人,第二产业15.85万人,第三产业9.4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9292个,比上年增加1600个。 4.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实现稳步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315.11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6.77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32.6亿元,第三产业投资165.74亿元。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5.3:42.1:52.6。市考核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2.72亿元,同比增长46.1%。 重大项目和民间投资支撑有力。2011年全县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4个,完成投资136.4亿元,占全部投资总额的43.2%。全年民间投资完成194.76亿元,同比增长34.6%,增速比全部投资增速高25.6个百分点。 5.招商引资 利用外资规模持续扩张。2011年合同外资额1.91亿美元,同比增长91.2%,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58亿美元,同比增长57.8%。利用内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内资达到152.33亿元,同比增长26.7%。县经济开发区和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引资取得较大进展,外资实际到位额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48.8%,占全县外资到位额的64.6%;内资实际到位额84.62亿元,同比增长33.8%,占全县内资到位额的55.6%。 6.农业 农业稳步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36.90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种植业产值17.39亿元,同比增长3.7%;林业产值1.41亿元,同比增长2.7%;畜牧业产值15.75亿元,同比增长36.7%;渔业产值2.35亿元,同比增长3.3%。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见下表: 坚持沿海都市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大力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县农林牧渔增加值比例为52.2:4.4:38.7:4.7,养殖业比例达到43.4%;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0.01万亩,比去年增长13%,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年末有温室、大棚等设施面积5529亩,食用菌、林下养殖面积达到2万多亩。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取得新进展,2011年新增养殖小区3个,养殖小区达到113个,带动农户1357户,年销售收入4.61亿元;县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个,食品制造企业2个,年创产值17.56亿元,同比增长62.1%,促进了农户增收。 设施农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截至年底,种植业日光温室达到1.41万亩,大棚1.31万亩。农业列入市重大项目4个,其中3个项目已部分投产,1个项目在建,4个项目2011年累计投资11.25亿元。林海现代农业示范园、南海现代农业示范园相继被批准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团泊现代农业示范园、独流镇李家湾子、陈官屯镇西钓台、王口镇西岳庄等已成为全县设施农业重点基地。 7.工业 2011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4302家,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260.1亿元,同比增长31.3%,完成工业增加值205.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4.5%。企业效益持续增加,全部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完成1234.5亿元,同比增长30.5%,增幅比去年提高4.5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利润120.5亿元,同比增长28.1%,增幅比去年提高2.9个百分点。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6家,工业总产值完成1103.69亿元,同比增长39.2%,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7.6%;工业增加值完成187.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6.2%,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91.4%。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724.65亿元,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80.05亿元,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完成产值76.35亿元,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37.61亿元,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32.45亿元,以上五个重点行业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86.2%。 8.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6.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0%。客货运输业务量稳定增长,具体数据见下表: 电信规模进一步扩大。电信业务总量29794万元,增长89.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33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0.2%;互联网用户8.44万户,增长28.3%。其中,光纤入户1.03万户,ADSL宽带接入用户7.41万户;公用电话3030部,比去年同期增长1.02倍。 9.内外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