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江永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6-15 永州市江永县统计局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富民强县、社会和谐为主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胜利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开年红。

一、综合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初步统计,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0年增长12.4%。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2亿元,增长23.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6亿元,增长14.8%。三次产业增幅分别居全市第一、二、三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5271元,比上年增长19.5%。三次产业结构为41.6:28.6:29.8,二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6%,40.0%,27.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4.04、4.96、3.4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2606万元,比上年增长32.9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498万元,增长46.04%。全县财政总支出77468万元,增长23.32%。

新型工业化有力推进。在全县生产总值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9.8%,拉动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节能降耗成效显着,单位规模工业产值能耗0.34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31.2%。年末城镇化水平达到26.17%.

进一步加大建设和谐江永力度。为民办实事任务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620人;新增了7020人农村转移就业。全年共有城镇居民5710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城镇低保累计发放保障金1784.2万元;农村居民14515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保障金1708.9万元,城镇低保资金和农村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到位率均达100%。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等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解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群众安全感提高,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增加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扩大就业。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受益于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提升,农业产值较快增长。全县农业总产值26.57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4.9千公顷,总产量13.02万吨,增长2.8%,其中:水稻产量10.48万吨,增长1.9%;全县油料总产量1.24万吨,增长7.6%;水果总产量12.25万吨,增长8.2%。畜牧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3.12万吨,比上年增长1.6%;禽蛋产量0.18万吨,增长5.0%;水产品产量0.39万吨,增长1.4%。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15.6千公顷,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1.5%,比上年增长2.1%。油料种植面积8.05千公顷,增长5.1%;蔬菜种植面积12.36千公顷,增长1.6%。

继续增强农业生产能力。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1.04亿元,增长2.97%。全年农村用电量13102万千瓦,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68万千瓦,增长7.9%。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010万元,改建农村公路55.3公里,全县96%的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新建农村沼气池1100口,带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帮助解决了2.21万人的饮水困难及饮水不安全问题。改造中低产田6500多亩。

继续发展林业生产。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8千公顷,其中荒山造林0.44千公顷,零星植树45万株;年末森林蓄积量达到55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4.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69亿元,增长23.6%。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发电量30137万千瓦时,电铅7555吨,大米21860吨。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3.32亿元比上年增长59.13%,销售产值23.25亿元,比上年增长60.59%。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9.7%,比上年增长0.9%。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82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全县三级及三级以上建筑企业3家,完成总产值4.79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5.1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4.3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难中有进,继续保持较强增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87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年度投资总额增幅连续六年保持全市第一。其中城镇投资22.19亿元,增长27%;农村投资0.94亿元,比上年增长62%。年内新开工项目65个,建成投产项目28个。

工业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县工业投资15.4亿元,增长17.5%,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1.6%。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县29个在建重点工程年内完成投资22.9亿元。房地产开发增长较快,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6.7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商品房竣工面积工2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3%。商品房销售面积49.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3%。

五、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增幅居全市第一。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亿元,增长18.1%,农村完成1.3亿元,增长15.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8亿元,增长20.5%;住宿餐饮业2亿元,增长11.1%。

招商引资有了新发展。全年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1%;实际利用内资1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旅游产业发展大有起色。全县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6.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4%,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增长95%。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邮电事业势头良好,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县公路总里程1148公里,全年通村验收里程55.3公里。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为8967辆,其中营运用汽车拥有量1221辆。全县全年各种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5403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1%;客运周转量43280万人公里,增长13.3%。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邮电通信业务总量4293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9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49万户,增长13.7%。计算机互联网宽带用户达4820户,增长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