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涟水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新签三资项目6个;合同利用外资3553万美元;实际到帐外资3845万美元,比2006年增长59.6%;外贸进出口总额4293万美元,增长42.5%;出口总额3847万美元,增长37.1%。对外经济合作持续发展。外经营业额2321万美元,增长12.8%;海外劳务输出人数1065人。 七、财政、金融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80157万元,较上年增长48.3%。其中上划中央35443万元,增长58.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443万元,增长48.6%;基金收入18559万元,增长103.7%。 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财政支出129640万元,增长41.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09020万元,增长33.7%;基金支出20620万元,增长99.9%。在一般预算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3824万元,增长近8倍;科学技术用支出1594万元,增长104.9%;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3429万元,增长13.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731万元,增长26.6%;农林水事务支出11468万元,增长35.8%。 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度增长。2007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9.98亿元和27.63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30.2%和9.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11亿元,增长22.3%。全年资金投放177.27亿元,比2006年下降5.1%;资金回笼180.02亿元,比2006年下降6.3%;净回笼27570万元,比2006年减少25049万元。 八、教育、卫生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31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所,普通中学41所;在校学生17.52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4835人,普通中学在校生7.69万人,小学生7.54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为92%;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72%。全县拥有专任教师8785人,比2006年末增加390人;其中大学专任教师210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660人,小学专任教师4209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本科达线数、达线率、人均分、万人上线数和中考优生数、职教对口招生数均位居全市前列。 卫生工作不断进步。全县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583个,拥有病床1427张,卫生技术人员3449人,其中执业医师696人,注册护士493人,卫生防疫人员52人;每万人拥有病床13张,卫生技术人员32人,全县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7.0%。全县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6.6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6.7%。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 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出生11542人,出生率为10.80‰;死亡6134人,死亡率为5.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6‰。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1万人;年末常住人口为88.44万人,比2006年末减少1.73万人。 社会保障得到加强。年末城镇三大保障覆盖面达到91.6%,比2006年提高9.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为96.0%,城镇失业保险覆盖面为97.0%,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为61.1%。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为4549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2050人。 人民生活稳定提高。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654元,比2006年增长2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80元,比上年增加1420元,增长19.9%。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89元,比上年增加579元,增长14.4%。 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5.5%,比上年上升4.2个百分点;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0%,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91.2分,高于全面小康标准1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