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12-07-27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统计局

2010年3月17日

龙沙区统计局

2009年龙沙区统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创新、发展、和谐”为主基调,以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为中心,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预警功能,开拓创新,在日常工作与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劳动力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相互交织,各项工作非常繁重的情况下,注重统计基础、统计执法和统计信息化建设,在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完善统计方法制度、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的同时,重点抓好统计服务,并对能源减排、经济运行、结构变化等方面做了及时预警、分析等工作,全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综合

国民经济在较高平台上运行。经核算,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39,150万元,同比增长29.9%;第一产业增加值11,367万元,同比增长11.0%;第二产业增加值286,325万元,增长44.6%,第三产业增加值241,458万元,增长16.7%。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53.1:44.8。

二、农业

2009年,随着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农村经济总量增加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58,351万元,同比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8,466元,同比增长11.9%。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53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1,404万元,同比增长23.7%;林业产值185万元同比增长22.5%;牧业产值10,230万元,同比增长0.9%;渔业产值677万元,同比增长2.1%;农林牧渔服务业40万元。

农作物播种总面积5,649公顷,比上年增加520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900公顷,比上年增加47公顷;玉米种植面积880公顷,比上年增加133公顷;大豆种植面积933公顷,比上年增加34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267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3,593吨,比上年增加1,853吨;其中水稻产量6,096吨,比上年增加316吨;玉米产量5,610吨,比上年增加850吨;大豆产量1,887吨,比上年增加687吨;蔬菜产量为83,600吨。全年肉类总产量3,336吨,比上年增长194吨,同比增长6.2%。禽蛋总产量5,105吨,比上年增长85吨,同比增长1.7%;牛奶产量6,400吨,与去年持平。

畜牧业生产成效显着,主要牲畜存栏数量和肉蛋奶等产品产量如下:

三、工业

2009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实现603,991万元,同比增长1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户,占全市规模工业户数量的18.2%,实现工业总产值530,163万元,同比增长31.5%;完成工业增加值187,600万元,累计增长33.2%;销售收入实现581,402万元,同比增长45.6%;利润实现56,073万元,同比增长136.5%;税金完成54,908万元,同比增长71.6%。

四、非公有经济

2009年全区个体工商业户达22,988户,比上年同期增加2,722户,从业人员达44,815人;私营企业2,053户,从业人员17,185人。

五、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城乡建设进展顺利。棚户区改造拆迁地段8个,总户数6,122户,已签协议3,910户,拆迁面积17.1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工作任务。改造泥草房109户,建筑面积9,180平方米,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改造农村泥草房100户,6,200平方米的工作任务。

完成了与市政府签订的美化绿化1个公园、2个庭院、5条街道和6个小区的工作任务,绿化面积10公顷。加大了全区主要街路的绿化工作,植树53,506株,三种面积10万平方米。

城区环境全面改善。拆除街路两侧冬季设置的水果、蔬菜棚厦129个。清理店外摆放、店外经营40条街路,1,856处。清理临街两侧乱堆乱放、杂乱设施365处,清理(喷涂)乱贴乱画49,000余处。全年共整治室外烧烤214户次,拆除墙体牌345块,清理落地牌匾1,800余个,清理不规范牌匾(广告)1,840块、条幅360个。成立了20个签订清冰雪责任状小组,以辖区一级街路为重点,逐步向二、三级街路扩展,完成了26条主要街路的签订任务,共签订清冰雪责任状3,000余份,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动员清雪11,100余人次,组织各种车辆1,486台次,清理积雪12,010立方米。完成纸厂小区道路升级2,400平方米,铺装路边石700延米。改造维修长青路1,650平方米。爱国村新立街南段配套工程,铺装人行步道板1,034平方米,水泥砼道口676平方米。外运升级改造道路土方及纸厂生活垃圾13,000立方米。维修养护区管砂砾路4条,总面积33,000平方米。清挖道路排水侧沟1,300延长米,清运侧沟残土120立方米。高标准的完成了日产500吨生活垃圾的清运和200吨生活污水及粪便的吸排工作,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无积存、无满溢的作业质量标准。

六、文教、卫生、科技

教育事业成效显着。2009年投入近2,500万元建设资金启动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完成了新城小学教学楼等六所学校教学楼基础建设,全区综合办学实力显着提升。16所学校申报并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学校达标检查,位于全市达标学校比率第一。2009年中考,全区401人公费升入省重点高中,33人次获单科成绩满点,全市前10名我区占据3名,重点率和升学率全市领先,各初中学校重点高中录取率均超过预期目标。

文化建设成绩喜人。持继开展国家三级文化馆、图书馆争创活动,馆藏图书达到7,650册,实现全年对外开放。组建各类文体队伍57支。成功举办“龙沙杯”全国冰球锦标赛,荣获全市第八届运动会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第一名。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着眼于提升城乡医疗服务水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95%,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2%,全年无重特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2009年全区医院、医疗机构138个;其中:妇幼保健站1个,体检站1个,西医个体诊所11所,个体中医诊所15所,个体门诊8所,厂企卫生所14所,村卫生所12所,民营医院5所,一级医院10个(含卫生院2个),二级医院7个,口腔门诊(诊所、镶复所)37个。

科技建设步伐加快。2009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年增长率为28.4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02%。积极申报和争取国家级项目8项,争取到的省产业化项目4项。新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户,新创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有3户。

七、财政、工资

财税实现历史性突破。2009年,财政收支增长运行平稳。实现财政总收入40,701万元,可比口径净增7,316万元,增长24.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651万元,按可比口径净增4,017万元,增长29.8%,首次突破两亿元大关,七区中总量排名第一;财政支出42,823万元,净增8,601万元,增长27.7%,公共财政的支持和保障力度显着增强。提高了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取暖补贴标准,在七区中率先达到省标准;为全区干部职工核拨专项食堂补助资金;提高全区干部职工生活福利待遇标准,改革发展成果普惠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