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桦甸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二十件大事”为总抓手,以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为主要手段,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扩充经济总量、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使全市经济基本摆脱了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居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按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74651万元,比上年增长3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297万元,增长10.6%;第二产业增加值777127万元,增长49.9%;第三产业增加值401227万元,增长11.3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32310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0.1:52.7:27.2。 我市05年以来三次产业构成见下表: 结合我市近五年来的三次产业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市第二产业的在经济发展拉动效应逐年凸显,产业结构得到了逐步改善,更趋合理。 财政收入有所增长。全年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85212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4114万元,增长24.79%。国、地税收入为71727万元。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5.78%,比同期下降个1.62百分点。全年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支出155980万元,比上年增长31.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支柱产业升级缓慢,产业层次单一,产业链条不完善,工业产品附加值较低,经济增长对于资源型项目过于依赖,经济类型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较低;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不平衡,交通瓶颈制约仍未彻底解决,软环境建设亟需加强,对外开放力度不强,开放型经济表现欠佳;财政增收渠道不宽,对于资源型产业的依赖比较严重。 二、农业 农业生产持续较快发展,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农业产业化优水平和农产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9年度全市农业总产值为450588万元(现价),比上年增长9.08%。其中,粮食产值为84969万元、畜牧产值为199102万元,多种经营产值为166517万元。分别比上年减少了14.98%、增长了7.3%、增长了30.52%。 种植业生产规模得到扩大,国家惠农支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民种粮热情不减,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6849公顷,比上年增加20308公顷,增扩面积23.47%。其中玉米面积79994公顷,比上年增加33.57%。水稻面积9521公顷,增1.92%。大豆面积15818公顷,略高于上年。但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较重,种植业生产量下降。粮食总产量为近几年新低,总产量554532吨,比上年减20.01%。其中,玉米产量457504吨,减产20.14%;水稻产量61331吨,减产21.25%;大豆产量29669吨,减产17.9%;油料总产量4234吨;水果总产量130260吨;蔬菜产量为318932吨;中药材产量为15090吨。 畜牧业继续发展。规模生产得到新发展,产业化生产建设投入增强,发展各类牧业小区57个,育肥牛出栏量达到5.2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140317吨,禽蛋产量33931吨;牛奶产量12944吨。渔业水产品产量3627吨。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成林抚育面积为9154公顷;幼林抚育面积为20765公顷;全年采伐产量为222315立方米;培育苗木105公顷;薪材28670吨;人工造林面积为1732公顷。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新建各类园区50个,发展甜粘玉米3322公顷、食用菌3044万袋、中药材12016公顷。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2户、吉林市级5户、国家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1个。夹皮沟镇、红石镇列入全省“百镇建设”工程试点。合并行政村5个,化解农村普九债务3677万元。连续30年实现无重大森林火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启动。全年完成农村千户泥草房改造,新修农村水泥路158公里,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6处,解决2.55万多人安全饮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01343千瓦;农用拖拉机16896台;农村用电量5018万千瓦小时。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对“三农”的各种国家财政补贴合计超12060多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58223万元,比上年增长36.57%。全部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21300万元,增长38.57%。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04597万元;集体企业增加值2428万元;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15419万元;私营企业增加值298856万元。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产品销售收入1120542万元,比上年增长57.44%。实现利税126519万元。盈利企业盈利额107777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2513万元,实现净利润105264万元。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9.56%。2009年全市生产的主要工业产品中:发电量20.21亿千瓦时;铁矿石原矿量229万吨;纤维板10.8万立方米。 规模工业企业培育政策效果显着,规模工业发展迅速,我市2009年底共有规模工业企业149家,比2008年新增21家,同比增长18.25%,进一步凸显我市立足资源富集优势,着力软环境建设政策的成果。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890万元,增长16.6%.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产值42427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8.7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7.8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3000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48%,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7000万元,同比增长40.0%。 在总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25300万元,同比降低2.7%。工业投资651966万元,同比增长55.6%。第三产业投资282734万元,同比增长24.6%。房地产开发投资43700万元。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28.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0.1万平方米。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共开工项目29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引进了36万吨无机粉体环保纸、100万吨改性原料基地等一批超亿元高科技含量的大项目。鑫源矿业日处理500吨矿石全泥氰化、亚泰陶瓷、丰泰油页岩干馏厂等19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鸿博钼矿完成设备安装,桦清玉一条生产线建成。成大弘晟油页岩综合开发项目矿井改扩建基本完成,干馏厂一期建设任务过半。红石抽水蓄能电站预可研已上报国家发改委;白泉铁路列入国铁合资计划,正在进行可研设计和外业工作;左蒲高速公路桦甸段列入省“十二五”建设规划,进入可研编制阶段。累计争取国家拉动内需资金1.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