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7-14 天津市津南区统计局

九、科学技术

科研项目进展良好。我区已有8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8个项目列入天津市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区科研攻关计划项目10项、区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3项、科研补贴类项目14项和专利成果转化项目7项,拉动企业投入2.3亿元,项目实现销售收入9.2亿元,税收6357万元。

十、卫生、文化和体育

医疗保健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逐步完善。截至2010年底,全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5种809例,发病率156.13/10万,比上年下降5.93%。对全区28509名儿童接种了强化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为98.1%。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建成农家书屋53个、村文化室62个。举办文化活动200余场,农村电影“2131”工程放映400余场。电视连续剧《小站风云》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北石林华盛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小站练兵园的文物藏品进一步丰富。实施了数字电视双向网改造,新增用户1.5万户。新建村(居)健身小区36个。我区运动员在天津市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举办了国际盆栽赏石博览会、国际篮球比赛、小站文化研讨会、TOP津城魅力再发现系列活动,承办了国际拳击表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末,全区户籍人口为41.29万人。

已婚育龄妇女78933人,其中采取节育措施的73876人,综合节育率93.59%;采取长效节育措施41385人,长效率52.43%。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提高。2010年末,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87.20亿元,比上年增长32.13%,其中居民储蓄198.78亿元,增长15.07%。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者报酬51094元,增长24.06%。

农民人均收入继续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920.58元,比上年增加1257.50元,增长10.78%。工资性纯收入8162.67元,比上年增加826.03元,增长11.26%,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63.1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593.82元,增长11.71%。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稳步上升。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046.60元,比上年增长6.08%。户均拥有电冰箱1.1台,空调1.1台,家用电脑0.3台,移动电话1.9部,普通电话0.5部,微波炉0.3台。

就业安置情况稳定。全区新增就业人员17745人,完成全年任务107.55%;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750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0%;失地农民创业培训67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5.7%。

十二、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纳入监管的生产型工业企业2457家,涉及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257家。全区生产经营领域发生一般事故3起,比上年下降25%。事故死亡3人,下降25%,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生态环境建设卓有成效。开工建设双桥、双林、咸水沽三个污水处理厂;对49家涉及水污染物排放的企业,执行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情况进行检查;加大了对月牙河、大沽排污河等河系巡查力度。空气质量达到和优于二级天数为315天,占全年天数的86.3%。

注:本公报中所用经济指标数据为2010年快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