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任丘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强力推进石化兴市,工业强市,全力做好保增长、扩投资、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08.6亿元,比上年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361.7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29.8亿元,增长20.5%。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11、2.71和5.68个百分点。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4%、71.1%和25.5%,人均生产总值60946元,增长7.9%。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7397公顷,比上年增长0.35%。其中,粮食种植面积75266公顷,比上年增加178公顷;棉花种植面积9851公顷,增加41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783公顷,增加62公顷;蔬菜种植面积8399公顷,增加95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44.9万吨,比上年增加0.5万吨,增产1.2%。其中,夏粮产量18.7万吨,增产1.4%,秋粮产量26.2万吨,增产1.1%。棉花产量10131吨,增产3.9%;油料产量5573吨,增产2.7%;蔬菜产量40.5万吨,增产4.0%。全年肉类总产量4.1万吨,比上年增长2.9%;禽蛋产量1.6万吨,增长0.3%;水产品产量1.5万吨,增长3.5%。全年新增育苗面积12公顷,零星植树34万株。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7828万元,增长3.2%。其中种植业产值196548万元,增长2.3%,牧业产值83492万元,增长2.0%,林业产值644万元,下降45.7%,渔业产值21909万元,增长1.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235万元,增长19.5%。年末拥有龙头企业8个,农产品加工基地5个,中介服务组织1个,专业市场1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35.5%,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61857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9680公顷,机耕面积84450公顷,机播面积83470公顷,分别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6.7%和85.7%。农业机械总动力100.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9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50.7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316.0亿元,增长3.5%,规模以下工业34.7亿元,增长6.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67.8亿元,增长24.5%;产品销售率98.9%,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04.4亿元,增长14.1%。 全部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1.0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全市房屋施工面积25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2%;竣工面积83.7万平方米,下降27.9%;本年新开工面积92万平方米。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39家,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实现利润7008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2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城镇投资76.6亿元,增长34.8%;农村投资31.6亿元,增长23.9%。新增固定资产57.4亿元,同比下降22.6%。 全市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建成投产和在建项目262个,完成总投资92.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完成投资38.0亿元。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城市维护建设资金13031万元,城市的整体功能日趋完善。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3.8亿元,增长17.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6.9亿元,增长17.2%。年末全市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市场6个,市场成交额20.1亿元,增长3.6%。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出口总值14013万美元(海关统计),比上年增长58.9%;利用外资6042万美元,增长97.1%;引进省外资金217641万元,增长31.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全市通车里程1781.4公里,其中市区道路439.3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2923.9万吨,比上年增长3.2%。其中铁路265.9万吨,增长3.7%,公路2658万吨,增长3.1%。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总量2830.3万人,比上年增长1.8%。其中,铁路110.3万人,公路2720万人,分别增长0.5%和1.9%。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98311辆,其中个人汽车拥有量81453辆。年末实有出租车823辆,市内公交车376辆,长途客车185辆。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127万元,增长41.2%;电信业务总量70314万元,下降0.6%。年末固定电话236426部,比上年下降1.4%。其中,城市电话154146部,下降0.3%;农村电话82280部,下降3.5%。移动电话730428部,增长10.6%;小灵通15370部,下降13.7%。国际互联网用户达130902户,增长7.3%。全市百户拥有固定电话73部,减少15部,百人拥有移动电话88部,增加9部。 我市名胜风景和文化保护区3个,拥有星级饭店5家,星级饭店客房529间。全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与上年持平。旅游总收入10000万元,同比增长39%。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部财政收入完成882679万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3675元,增长25.1%。全年财政支出244978万元,增长17.8%。 全部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3689742万元,比年初增加273046万元,增长8.0%。其中储蓄存款2514555万元,比年初增加223404万元,增长10.2%。年末贷款余额732335万元,比年初增加184506万元,增长33.7%。 全年保费收入49229.2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全年赔款支出6825.3万元,比上年增长23.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经费支出5.2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全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均取得新成绩,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书费已全部免除。年末全市拥有中小学校215所,全年招生23191人,在校学生91867人。全市普通中学59所,招生10471人,在校生29059人。其中,高中招生2801人,在校生9772人,初中招生7670人,在校生19287人。普通小学156所,招生12720人,在校生62808人。另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9人,在校生43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招生726人,在校生2148人。年末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739人,小学专任教师3465人。 全市科技攻关和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增强。全市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176万元。全年完成科研项目5项,其中获地市以上科技成果项目2项。全年专利申请242件,专利授权量180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