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7-14 天津市津南区统计局

2009年,全区人民在中共津南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更快的发展和更大的成就。

一、经济总量

经济实力继续增强。在经济普查基础上,经核算,2009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97%。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38.5亿元,增长23.28%,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23.4亿元,增长21.3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8.2亿元,增长18.29%。三次产业结构为1.72:60.04:38.24,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区三级财政收入达到65.8亿元,比上年增加15.1亿元,增长29.79%,完成区预期目标的103.83%,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52%。实现区级财政收入35.7亿元,比上年增加12.4亿元,增长52.93%,完成区预期目标的116.06%。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农业总产值达到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9%,其中:种植业产值2.5亿元,下降9.1%;畜牧业产值2.8亿元,增长27.9%;渔业产值3.5亿元,下降0.3%。

农作物播种面积14.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丰产,种植面积达7.8万亩,总产量28456吨;棉花种植面积3.1万亩,总产量达2031吨;蔬菜播种面积3.0万亩,产量90040吨。肉类总产量达17525吨,牛奶产量1681吨,禽蛋产量2268吨。全年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5.6万亩,产量2.10万吨。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2009年,我区落实各种补贴606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233.4万元,农业生产资料增支补贴334.6万元,优质良种补贴23.7万元。各种补贴涉及全区7个镇,129个村,17654户农民,仅享受种粮补贴家庭人口为70616人。

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速。进一步加大了农业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以科技下乡、专业技术培训、结对帮扶等形式,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充分利用津南农林信息网、“农信通”短信平台、“12316”农业信息服务热线等现代传媒服务农业生产,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农村投入力度继续加大。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支持我区重点园区、重点道路绿化项目建设。以科技项目为依托,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特别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田间试验已覆盖全区,建立田间百亩示范方10个,千亩示范片5个,万亩示范区1个。锦堂生态循环园、小站迎新科技生态园、元旭君子兰花卉基地、东花园盈林种苗繁育中心、松江农业观光园等设施农业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良好。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工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我区4131家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2%。实现营业收入519.9亿元,比上年下降4.44%。其中:内资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496.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36.0亿元、利税总额28.0亿元、增加值89.3亿元,分别增长13.84%、-0.97%、1.88%和15.93%。

2009年底,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达到825家,其中内资工业企业612家,外商及港澳台独资企业213家。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共完成工业总产值531.3亿元,比上年增长8.85%;其中,规模以上内资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30.1亿元,增长11.35%;实现营业收入364.8亿元,下降5.37%。规模以上外资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1.2亿元,下降0.62%;实现营业收入83.9亿元,下降19.17%。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8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1.5亿元,比上年增长76.50%,实现工程结算收入91.1亿元,比上年增长83.0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71.0万平方米,比上年上升63.4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21.69万平方米,比上年上升88.62%。

四、贸易、交通、邮电及旅游业

商贸服务业稳步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7亿元,比上年增长27.82%。批发零售业零售额84.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90.4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9.57%。在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个体零售额62.6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66.75%。

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全区新增运输企业101户,运力增长1709车11586吨,运输企业已达624家,运力总量6527车26804吨,完成年计划的267%。其中:专业运输企业达到145家,专业化运力1205车12929吨,比例达到48.2%。用足用好国家和地方鼓励物流运输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引进和发展专业化程度高的物流运输企业,鼓励企业多发展作业率高、产出效益高的大中型专用运输车辆,不断调整优化我区运输产业和总体运力结构,提高行业生产能力。

电信、邮电业发展迅速。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942.7万元,发送函件139.4万件,特快专递14.5万件。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3万户。

旅游业稳步壮大。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52万元。星耀五洲项目进展顺利,瑞湾南苑酒店成功申报国家四星级酒店,宝成博物苑、小站练兵园荣获了“滨海八景”的称号,并成功推出了“历史、文化、生态走进小站练兵园旅游线”,将小站练兵园、宝成博物苑、松江乡村俱乐部一日游打造成为了“百万游客春游天津”精品旅游线路。

五、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

外引内联工作稳步推进。2009年,新批外资企业43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共计270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24%。全区外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税收6.5亿元,外贸出口额88258万美元,其中三资企业出口额59583万美元,自营出口企业出口额28675万美元。

全区吸引内资到位额165亿元,比上年增长38.89%。实际到位额亿元以上的项目23项,累计到位总额达125.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3.8%;引进国内500强优势企业4项,到位资金25.7亿元。在全市农口12个区县中,2009年我区国内招商引资排名第一;外省市投资到位额在全市18个区县及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排名第一。

六、园区经济

开发区发展步伐加快。2009年,全区开发区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7%;年净利润总额高达9.6亿元,实交税金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7%;实际利用外资5478万美元,吸引内资到位额10.72亿元,其中三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亿元,实交税金3.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