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赣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赣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实力赣县、宜居赣县、生态赣县、幸福赣县”的奋斗目标,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建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抓项目,促投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速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在转型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2.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53.44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22.87亿元,增长12.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764元,比上年增加3343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8∶55.2∶26.0调整为17.1:58.1:24.8。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城镇化率达41.5%,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民生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民生类支出10.19亿元,增长38.3%,占县财政支出的58%,提高5.8个百分点。十大民生工程重点项目顺利实施,100件实事全面完成。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4881套,改造农村危旧房1129户。新改扩建农村公路105.9公里;全县所有渡改桥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建成梅林卫生院综合大楼和长演村麻风病康复中心;社会福利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完工;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等项目有序推进。投入5971万元,开工各类校建工程42个。城关四小三期、城关小学、县中南校区、职校实训楼、吉埠小学等新教学楼投入使用或即将竣工;304套1.06万平方米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即将交付使用;改扩建10所中小学校舍1.88万平方米。完成35千伏沙地输变电工程建设;加速推进110(35)千伏江口输变电工程建设;着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城乡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明显提升。完成“千吨万人”农饮工程4个,开工在建7个,农村饮用水安全受益人口达到9.1万人以上。 二、农业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9.74万吨,比上年增产0.81万吨,增长4.3%。全年粮食面积57.61万亩,比上年增加0.48万亩;油料面积5.09万亩,比上年增加0.16万亩;蔬菜面积9.1万亩,增加0.41万亩。赣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全市率先申报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一区三园”建设步伐加快,清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初具规模,已落户项目26个,开发面积3.04万亩,引进新品种26个,新技术14项。全县新开发柑橘7200亩、蔬菜1100亩、油茶林10000亩、工业原料林14500亩。种植花卉苗木9100亩、烟叶5200亩、甜叶菊6300亩。牧渔业稳定增长。当年出栏肉猪48.31万头,增长7.3%;全年肉类总产量4.75万吨,增长5.6%;生猪年末存栏27.64万头,增长4%;禽蛋总产量4170吨。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27万吨。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全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76亿元,增长327.5%。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2.9亿元,增长21.8%。完成96个村庄整治点整治任务,硬化主干道53.2公里,改水、改厕3013户,完成新户型建设600栋。农村清洁工程全面铺开。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00亩。农村用电量4969万千瓦时,增长10%。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2.93万千瓦,增长10.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86.1亿元,同比增长35.6%;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4.5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重工业发展速度好于轻工业,比重略有提高,全县规模以上重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51.8亿元,同比增长40.01%,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了81.57%,比上年提高2.56个百分点;轻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32.24亿元,同比增长11.32%。 工业效益大幅提高。由于我县钨、稀土两大优势主导产业经济效益大幅攀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实现了大幅增长,全县规模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2.6亿元,同比增长73.7%;其中利润总额7.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2倍。利税超千万元企业达14户,涌现出了如红金公司、世瑞新材料为代表的利税超亿元的龙头企业。矿产业占居工业半壁江山。以钨和稀土为主的矿产品加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7亿元、利税总额14.12亿元,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54.9%%和11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势稳定,产销衔接良好。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势稳定。重点产品中,饲料的产量为182114吨,同比增长10.81%;水泥产量为117万吨,同比增长88.58%;服装的产量为518万件,同比增长2.78%;米制半成品产量为46154吨,同比增长18.83%;火力发电量为37823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54%。截止到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184.04亿元,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8.9%。 建筑业稳定增长。全县建筑业增加值5.55亿元,增长0.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82953平方米,增长20.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34436平方米,增长13.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83亿元,增长26.7%。其中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2.77亿元,增长27.1%,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1.02亿元,增长24.6%。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国有投资25.13亿元,增长73%;非国有投资35.89亿元,增长3%。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0.7%。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080万元,下降88.9%;第二产业投资285690万元,下降0.7%;第三产业投资322387万元,增长93.3%。 房地产市场活跃。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57亿元,增长115.1%。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27628平方米,增长11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87203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7.73亿元,增长164.4%。其中,住宅销售额6.07亿元,增长1.62倍。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1亿元,增长17.3%。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26亿元,增长19.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85亿元,增长10.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8.12亿元,增长19.0%;住宿和餐饮零售额1.98亿元,增长3.7%。 物价水平走高。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0%,比上年上涨了1.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了12.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比上年上涨了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比上年下降0.4%,烟酒及用品价格比上年下降2.2%,衣着价格比上年下降了12.2%,交通和通信价格比上年下降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比上年上涨0.7%,居住价格比年上涨了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