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地区巴里坤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类重大挑战,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牧业强县、工业富县、文化立县、旅游兴县、增收富民”县域发展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牧民增收为主要任务,以项目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加速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18905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197万元,增长12.7%;第二产业增加值91676万元,增长50.2%,工业增加值73533万元,增长56.4%;第三产业增加值65032万元,增长10.3%。三次产业比例为28.41∶41.88∶29.71。人均生产总值2135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6%。以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28美元。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496.41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种植业产值34145.6万元,增长7.41%;林业产值755.86万元,下降16.53%;牧业产值65496.65万元,增长19.65%;渔业产值208.3万元,增长28.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90万元,增长6.8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4688万元,同比增长14.4%。 粮食播种面积16.96千公顷(25.44万亩),下降16.74%;棉花种植面积0.16千公顷(0.24万亩),增长50%;油料种植面积0.33千公顷(0.5万亩),增长83.33%;蔬菜种植面积0.56千公顷(0.84万亩),增长21.74%;瓜类种植面积0.17千公顷(0.25万亩),同比持平。 全年粮食产量84417.9吨,比上年下降10.91%,棉花产量289吨,增长52.11%;油料产量555.5吨,增产22.09%;蔬菜产量25036吨,增产20.97%;瓜类产量1976吨,减产17.04%。 年末牲畜存栏头数54.69万头(只),比上年增长0.39%;全年牲畜出栏51.68万头(只),增长9.68%。肉类总产量18195.29吨,增长20.39%;牛奶产量22591吨,增长3.15%。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2.7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98%。在耕作机械中,大中型拖拉机930台,增长12.59%;小型拖拉机5207台,下降0.54%。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494吨,比上年下降5.67%;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69吨,比上年增长15.1%;农村用电量2655万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17.78%。有效灌溉面积17.33千公顷(26万亩),同比持平。 农村转移劳动力1.96万人,完成任务的100.5%。实现劳务收入12470万元,人均增收363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5802万元,比上年增长64.4%。其中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43128.6万元,增长69.3%。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增加值25989.7万元,比上年增长86.85%;非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增加值2570.7万元,增长11.2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282.9万元,增长13.8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54万元,下降70.78%;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业3594.5万元,增长42.47%。炼焦50.9万元;农副食品加工-614.1万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83056.1万元,比上年增长61.6%。产品销售率达到95.94%,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产品销售率95.3%,提高5.6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579.4万元,比上年增长26.9倍;亏损企业亏损额1503.9万元,比上年减亏1665.3万元;亏损企业6个,亏损面达30%,亏损面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6.9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35%。 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1760万元,比上年增长2.59倍。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9230平方米,增长4.27倍。其中:新开工面积159230平方米,增长4.27倍;竣工面积114365平方米,增长2.78倍。上缴税金1.4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098万元,比上年增长71.49%。其中,城镇投资171784万元,增长79.38%,房地产开发投资2314万元,同比下降59.80%。 第一产业投资4898万元,增长20.76%;第二产业投资132300万元,增长91.42%;第三产业投资36900万元,增长30.16%。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314万元。其中,住宅完成投资1909万元,下降61.43%。房屋施工面积21004平方米,下降68.22%。 五、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17.4万元,比上年增长17%。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889.3万元,增长17.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9228.1万元,增长15.8%。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2461.7万元,增长16.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655.7万元,增长19%。 六、招商引资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12.8亿元,比上年增长41.9%,其中,区外资金11.7亿元,增长37.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29.36万人,同比增长4.08%;公路客运周转量226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2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4398万元,比上年增长44.1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43万元,增长18.45%;电信业务收入1203万元,增长20.3%。年末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9345户,比上年末减少2875户,下降23.5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9751户,比上年末增加10665户,增长36.67%;年末互联网用户3620户,比上年末增加1520户,增长71.52%。电话普及率48部/百人,增长20%,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9部/百人,下降25%;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39部/百人,增长39.29%。 年末全县共有星级宾馆3家,其中,四星级宾馆1家,两星级宾馆2家;有各类旅行社1家。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8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78.8万元,增长25.3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口径财政收入25242万元,比上年增长65.4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088万元,增长57.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866万元,增长60.7%,基金收入完成222万元,下降21%。地方财政支出72151万元,增长24.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1274万元,增长24.7%。 全年保费总收入2034万元,比上年增长21.87%。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340万元,增长39.58%;寿险保费收入694万元,下降2.12%。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023万元,增长1.05倍。其中,财产险支付赔款937万元,增长1.16倍;寿险赔款及给付86万元,增长3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