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孟连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三、工业和建筑业 (一)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随着工业经济运行大环境明显好转,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88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8%。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产值27461万元,比上年增长20.52%;重工业完成产值9428万元,比上年下降4.27%。按生产规模分: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产值24735万元,比上年增长18.06%;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12154万元,比上年增长3.63%。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工业总产值663万元,同比下降6.16%,集体工业总产值601万元,同比增长3.45%,股份合作工业总产值4445万元,比上年下降4.27%,外商工业总产值130万元,比上年下降10.07%,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及个体完成31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1.33%。 (二)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总体增强。“糖、电、茶”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712万元,增长29.77%,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0%。其中:糖产业产值为19625万元,比上年增长39.49%;电力生产业产值1770万元,比上年下降3.01%;电力供应业产值为2675万元。工业茶产值为5642万元,比上年增长21.02%。 (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九增三减”。大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在列入统计的1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9种,占69%,下降的有3种。 (四)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年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143万元,比上年增长24.51%;产品销售率95.87%,比上年上升0.0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6979万元,增长127.64%,利润4531万元,增长222.95%。亏损企业亏损面40%,比上年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亏损额189万元,增长36.95%;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0968元/人,增加1326元;产成品库存109万元,下降50.45%,流动资金周转1.68次,同比上升0.11次,应收帐款291万元,同比下降5.82%。 (五)建筑业实现快速增长。全县建筑企业5个,比上年减少2个。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732万元,增长115.14%。竣工产值30831万元,比上年增加16435万元,增长114.16%。完成建筑业增加值7385万元,增长32.6%。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924万元,增长45.76%,其中实现利润616万元,增长2.5%。全员劳动生产率22.24万元/人,增长38.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一)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8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25%。从投资方向看:城镇投资26747万元,增长153.05%;农村投资21353万元,下降22.44%。从资金来源情况看:国家预算内资金8857万元;国内贷款2500万元;自筹资金12032万元;其他资金来源14401万元。从行业分类看:1、农林牧渔业1796万元,比上年下降59.3%;2、制造业4630万元,比上年增长264.57%;3、交通运输业2599万元,比上年下降63.60%;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8389万元,比上年增长80.38%;5、教育1978万元,比上年增长516.20%;6、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60万元,比上年下降41.18%;7、房地产业13145万元,比上年增长164.33%;全年施工项目129个,比上年增加5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18个,增加55个。 (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10年全县实施的7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24331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0427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42.85%。实施的主要项目有:林产业建设投资4500万元,完成投资计划10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投资1349万元,完成投资计划59.43%;糯董水库投资540万元,完成投资计划20%;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555万元,完成投资计划100%;县乡油路工程项目投资800万元,完成投资计划的49.05%;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597万元,完成投资计划的22.45%;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投资1086万元,完成投资计划的19.54%。 (三)房地产市场建销两旺。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01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37%。房屋施工面积3.45万平方米,增长3.6%,其中:住宅2.59万平方米,增长11.64%,本年新开工面积1.64万平方米,增长32.26%;房屋竣工面积0.5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1.07%;商品住宅竣工39套,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1.67%,其中:现房销售面积0.54万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0.8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322万元,增长93.66%。 五、国内贸易 (一)消费品市场保持繁荣。在扩大内需政策、物价持续上涨和节日消费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消费品市场实现较快发展。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41万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批发业实现1046万元,增长27.8%;零售业实现34708万元,增长18.7%;餐饮业实现6585万元,增长13.4%;住宿业实现402万元,增长16.6%。假日消费和婚庆消费拉动住宿和餐饮业快速增长,汽车、摩托、住房、家用电器、太阳能、通讯、旅游等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热点。 (二)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755万元,增长18.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9986万元,增长17.9%。 (三)非公有经济占主体地位。非公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767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市场份额达93%,是市场繁荣活跃的支柱力量。 (四)生活消费保持较强增势。限额以上企业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大幅增长。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18.1%;医药类增长6.8%;五金、电料类增长20.7%;家用电器类增长22.1%。 六、对外经济 (一)对外贸易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为51330万元,同比增长12.6%,其中:进口26884万元,同比减少12%,出口14156万元,同比增加20.8%,边民互市10290万元。出口品种主要有:钢材2970吨,计592万元;杂货2418万元;零星建材493万元;烟草1170吨,计294万元;化肥1573吨,计439万元;液化气374吨,计219万元;水泥30604吨,计1146万元;啤酒484万元;胶鞋401160双,计717万元;机电计7030万元;其他:323万元。进口商品主要有:木材14329万元;矿产7815万元;甘蔗50488吨计1286万元;天然橡胶鲜乳1916吨计1329万元,其他:16281万元。 (二)替代种植成效明显。我县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步伐,组织县内边贸企业到境外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开展替代种植,以资金、技术、劳务、设备等投入方式参与“替代”合作,合作领域也从最初单纯的农业向电力、矿业、加工业、医疗卫生等领域拓展,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截止2010年年末,全县有17户企业在境外实施替代种植项目,累计替代种植面积达84万亩,其中:橡胶70.1万亩;茶叶8.18万亩;甘蔗3.62万亩;其它经济林木2.1万亩。涉及项目计划总投资6.4亿元,中方计划投资5.6亿元。争取云南省境外替代种植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目前,开割橡胶6万多亩,建有日产30吨标胶加工厂1座,早期开发的替代项目已经开始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