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汇川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7 遵义市汇川区统计局

遵义市汇川区统计局

2008年,是非同寻常、非常困难的一年,年初遭受了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第三季度以后又受到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面对多年以来最复杂的形势和比较严竣的困难,全区各族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各项决策部署,继续推进“三新一强”发展战略,以“一建双创”为重要抓手,强化“特色活区、环境立区、工作强区和开放兴区”战略,解放思想抓创新,瞄准一流抓发展,求真务实抓落实,奋力推动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896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681万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467368万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387131万元,增长10.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5%,比上年下降了0.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15%,下降4.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2%,比上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就业人员2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2.8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4.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9%,比上年下降了5.3个百分点。

全年税收收入32303万元,其中增值税实现3076万元,营业税完成12769万元,企业所得税5120万元,个人所得税完成1462万元,其中税收入实现12952万元,完成规费、罚没等非税收入3608万元。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6696公顷,减少1754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051公顷,减少1239公顷;烤烟种植面积1387公顷,增加177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达85718吨,比上年增加518吨,增长0.68%,其中,夏粮产量12643吨,略有下降;秋粮产量73075万吨,基本和去年持平。

全年油料产量7543吨,下降28%;烤烟产量2363吨,增长21%;茶叶产量113吨,增长9.7%;水果产量6832吨,增长11.58%;蔬菜产量95452吨,同比下降0.5%。

全年肉类总产量17187吨,比上年增长6.3%。其中,猪肉产量达15097吨,增长4.2%;牛、羊肉产量分别达372吨、227吨,分别下降24%和108.3%。全年水产品产量373吨,下降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32142万元,比上年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7995万元,增长8.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45254万元,增长13.4%;集体企业1199万元,增长28.4%;股份制企业69597万元,增长15.4%;港澳台投资企业2836万元,增长13.4%;私营企业50104万元,增长19.6%。

在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增加值548.5万元,比上年下降39.34%,饮料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0326万元,增长21.55%,烟草制品业完成增加值227145万元,增长15.1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85万元,下降17.37%,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3603万元,增长41.5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增加值8817万元,增长0.9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112万元,增长32.87%,食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570万元,下降6.17%,纺织业完成增加值180万元,下降12.09%,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8178万元,增长34.21%,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91万元,增长20.9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14035万元,增长45.09%。

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333万元。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5226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全市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251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0688万元,比上年增长19.1%。5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45580万元,增长19.4%。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02794万元,增长0.2%,更新改造完成投资85338万元,增长30%,其他项目完成投资3304万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54144万元,增长24%。

在5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6274万元;第二产业投资62387万元,增长0.8%;第三产业投资273615万元,增长1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12.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2.3万平方米,商品房屋空置面积3.94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702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11831万元,增长24.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5643万元,增长0.5%;其他行业零售额228万元,增长8.1%。

六、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1151万元,比上年增长5.3%。

七、财政

全年财政总收入64971万元,增长33.7%。其中,地方财政收35911万元,增长28.7%,各种税收收入32303万元,非税收入3608万元。

全年财政支出61317万元,增长29.06%。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8年,全区“普九”人口覆盖率继续巩固100.0%的成果。全部公立学校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各级各类学校数135所。专任教师5024人,在校学生112253人,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3%,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20.3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3.26%。

2008年本级财政科技投入为469万元,全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250万元,启动实施了9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获得省级以上科技专项重点项目6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我区不断加快了文化广播和电视事业的发展,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重点工程建设。年末,全区酒文化博物馆1个,文化站6个,大型公共图书馆1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目前正在实施全区文化站改建工程。

2008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5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6个,医院病床位3804张,其中医院3606张,执业(助理)医生1670人,注册护士1521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总人口为3414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63人。全年出生人口4114人,出生率为1.39‰;死亡人口1670人,死亡率为4.9‰;自然增长率为6.26‰。据省统计局抽样调查测算,全区2008年末常住半年人口为38.08万人,比上年增加0.17万人;常住一年人口为34.28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54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25元,实际增长10.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