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汇川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区各族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积极实施“工业强区、环境立区、特色活区和开放兴区”战略,着力打造“实力汇川、精品汇川、人文汇川、效率汇川、和谐汇川”,全区国民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显着进步。 尽管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性条件还较为薄弱,农村经济还不繁荣;二是工业经济中制造业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还较为滞后,由区域优势决定的城市经济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并由上级统计部门评估,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为70575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3243万元,增长11.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94987万元,增长1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67524元,增长14.7%。 全区人均生产总值为20697元,按年末汇率折算,约合2835美元。 二、农业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5109公顷,比上年减少222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287公顷,比上年减少36公顷;烤烟种植面积1208公顷,比上年增加6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505公顷,比上年增加886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85254吨,比上年增产21896吨,增长34.6%(含恢复性增长);油菜籽产量10469吨,增长2.5%;烤烟产量1953吨,下降7%,蔬菜产量达115736吨,比上年增加33932吨,增长41.5%。 畜牧业稳定发展。主要畜产品和水产品都保持一定增长(见表二)。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7年,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61491万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44591万元,增长20.76%。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4492万元,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1009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4%和20.66%;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276253万元;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64113万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83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4%。 建筑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32964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496万元,同比增长10.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2007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0262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净增67262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31441万元,增长39.2%,更新改选投资完成65341万元,同比下降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3480万元,增长36%。 五、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呈现较快增长态势。2007年,全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25788万元,比上年增长21.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3.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总额169633万元,比上年增长16.6%;住宿和餐饮业完成零售额55944万元,比上年增长41.1%。 市场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居民消费品价格比上年上升6.9%。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服务 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不断进展。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5240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5.7%;公路完成旅客周转量24100万人公里,实现货物运输量630万吨,同比增长16.5%,旅客发送量达789万人,同比增长22.1%。 电信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8981.93万元,比上年增长1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5222户,比上年增长19%。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53218户,比上年增长30%。年末互联网用户18558户,比上年增长68.7% 随着娄山关和海龙屯两个旅游景区的整体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设施不断完善,乡村生态旅游业的不断繁荣与迅猛发展。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503人次,创汇27.66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38.64万人,其中省外旅游人数42.11万人,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879万元,旅游总收入76099万元。 七、财政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区财政总收入48587万元,比上年增长35.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900万元,比上年增长38.8%。 全区地方财政支出47664万元,比上年增长33.6%。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素质教育得到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建立和完善。2007年止,全区拥有普通高等院校4所,在校学生19951人,教职工达2112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所,在校学生人数达6700人,有教职工286人,普通中学28所,在校学生18468人,教职工人数1141人,小学102所,在校学生35816人,教职工1676人,幼儿园25所,入园童数为1.0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初中升学率为61.6%,高中升学率为52.3%。 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科技工作不断发展。全年安排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为306万元,全年专利授权45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末,全区有文化站所等事业机构10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40万册。全区有综合体育馆1个,大型体育运动场所2个,体育运动学校1间,举办了国际性赛事1次(娄山国际户外登山运动挑战赛)。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及医疗预防保健网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事业得到加强。2007年末,全区有乡镇卫生院以上的卫生机构15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6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社区医疗卫生机构3个。卫生机构有病床2897张,年末全区有卫生技术人员2444人,其中执业或助理医师1022人、注册护士100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18人,医疗床位8.5张。 十、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全年城区污水排放量达832.3万吨,污水处理量777万吨,生活垃圾清运量16.2万吨,生活垃圾处理量16.2万吨。 安全生产得到进一步重视。2007年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5起,各类安全事故造成死亡28人,1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73.11万元。其中企业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人数9人,经济损失230.5万元;交通安全事故41起,事故造成死亡14人,受伤人数达1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68.99万元;火灾事故28起,死亡人数2人,直接经济损失28.62万元,建筑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人数2人,在所有安全事故中,交通行业仍然是安全事故的高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