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宣汉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牢牢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保持了经济的平稳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全县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9926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0247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805181万元,增长26.8%;第三产业增加值394498万元,增长10.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0%、74.3%和18.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4:43.2:27.4变化为26.8:49.1:24.1。 201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619元,增长15.4%,按年末汇率(6.3009)折算,约合2479美元。 价格上涨较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5%,居住上涨1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2.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3.8%。 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825458万元,增长18.5%,占GDP的50.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876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448307万元,增长28.2%;第三产业增加值215275万元,增长10.7%。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16640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1567万元,比上年增长58.5%;其中税收收入43594元,增长58.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35818万元,增长38%。 二、农业 2011年,全县按照“做大产业、做强基地、做靓园区、做响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食用菌、烟叶、蔬菜、林业、畜牧等优势特色农业,深入推进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6908公顷,比上年增加166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1548万公顷,增加26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61.69万吨,比上年增加2.3万吨,增长3.9%。 全年油料产量8.24万吨,增长1.4%。茶叶产量2688吨,增长5.2%。 畜牧业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3.1万吨,比上年增长3.3%。其中,猪肉产量8.6万吨,增长3.5%;牛肉产量1.8万吨,增长1.6%;羊肉产量0.6万吨,增长5.6%。年末生猪存栏88.6万头,增长1.1%;生猪出栏108.23万头,下降3.3%。禽蛋产量1.2万吨,增长3.3%。牛奶产量1.6万吨,增长30.4%。 渔业稳定发展。水产品产量1.73万吨,增长4.9%。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00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35000公顷。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25000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1.2万千瓦,增长8.7%。全年农村用电量18976万千瓦小时,增长14.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2011年全县工业按照“转化资源破瓶颈、拓展园区强产业”的方针,加大技改和新上项目力度,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02282万元,比上年增长3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58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0798万元,增长26.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3.9%,股份制企业增长26.5%;轻工业增长29.7%,重工业增长24.9%。 在纳入统计的18种重点产品中,有16种产品生产增长,增长面为88%。其中,原煤增长12.7%,天然气增长46.3%,发电量增长31%,水泥增长59.2%。 工业经济效益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实现盈利的工业企业53户,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9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39亿元,增长68.5%。实现利税总额388418万元,增长128.1%。实现净利润337424万元,增长177.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79.3%。 建筑业生产发展加快,效益提高。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02899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5家,实现利润13871万元,增长15.8%。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1.3万平方米,增长25.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7.2万平方米,增长13.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19.1万平方米,增长2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6942万元,比上年增长23.4%。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32833万元、652469万元、431640万元,分别增长1076.8%、下降13.9%和增长367%。从构成内容看,基本建设投资801963万元,比上年增长10.3%;更新改造投资235361万元,增长139%;房地产投资79618万元,增长105.6%。全年新增固定资产377397万元,比上年增长351.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4185万元,比上年增长18.3%。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零售业500650万元,增长18.4%;住宿餐饮业63535万元,增长17.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9057万元,增长2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5129万元,增长18.5%。 全年出口总额562万美元,增长7.5%。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全年履约开工项目4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4个。实际到位资金572323万元,增长12.7%,其中省外资金500123万元,增长13.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1年末,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404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含一至四级公路)3500公里。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13788辆,营运汽车3894辆,其中出租车81辆,公交车22辆。 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5679万元,增长1.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0853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7.7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46.8万户,互联网用户达33868户。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35万人次,增长11.9%,其中外国旅游人数41人次。实现旅游业务总收入73000万元。年末全县拥有星级饭店(宾馆)2家,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46间;有名胜风景区2个和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区4个。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44135万元,比上年增加282844万元,增长24.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91624万元,比上年增加192881万元,增长21.5%。各项贷款余额510083万元,比上年增加115994万元,增长29.4%。 全年中国人寿和中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7851万元,增长8.2%;支付保费业务赔付5741万元,下降1.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635所,其中幼儿园81所,普通小学481所,普通中学67所,职业中学3所,成人教育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