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沿滩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自贡市沿滩区统计局 2012年4月30日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对接融入、借势发展,坚持项目带动、加快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继续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突出城市建设、服务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民生改善四项重点,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开了一个好局,为可持续发展夯实了重要基础。 综合 经济总量继续扩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建筑业呈现恢复性增长。201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718026万元,比上年增长17.3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5246万元,比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2080万元,比上年增长2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0701万元,比上年增长11.48%;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385元,比上年增加3317元,增长16.7%;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263元,比上年增加4817元,增长16.4%;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7.0:60.9:22.1调整为16.0:63.0:21.0,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明显攀升,并牢固占据着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从生产的角度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8%,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34%,同比提升3.3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贡献81.58%,建筑业同比贡献率增长7.5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58%,同比下降1.75个百分点。在GDP17.4%的增长速度中,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4、14.31和2.5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增长了14.1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440694万元,占GDP的比重为61.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64%,同比提升1.11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民营经济所占GDP的比重为44.19%和11.6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9.19%和9.02%。2011年我区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城镇化率达33.32%,同比提升2.82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排位依然处于全市四区两县末位,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生产方式单一且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新农村建设步伐发展不均衡;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总量偏小,横比仍滞后,核心竞争力弱,招商引资潜力挖掘不够,聚集度尚不成气候;第三产业发展仍然落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产业聚集度不高,商气不浓;投资手段仍较单一,投资规模横比相对较小,基本建设投资明显下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增收渠道狭窄,因市场物价因素影响,总收入实际含金量不高,“三农”问题仍然突出;社会消费质量不高,税源结构不合理,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城市化水平横比仍然较低、进程偏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农业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在全年出现较长时间干旱的不利情况下,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业生产仍然保持总体平稳发展,农业总产值在上年恢复性增长基础上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91013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农业总产值91431万元,增长15.16%;林业总产值2709万元,增长7.29%;牧业总产值84918万元,增长17.87%;渔业总产值8845万元,增长15.95%;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110万元,增长11.07%。林牧渔业产值所占的比重由上年的50.0%增长为50.51%,特别是牧业产值增长尤为明显。 种植业生产因全年天气干旱导致发展不平衡。与上年相比,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0720亩,增加3975亩,增长0.95%,粮食总产量160988吨,减少1602吨,下降0.9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1595亩,增加1515亩,增长3.78%,油料总产量6562吨,增加312吨,增长4.99%;蔬菜播种面积130665亩,增加5460亩,增长4.36%,蔬菜总产量190593吨,增加10887吨,增长6.06%;水果总产量31541吨(含果用瓜),增加1002吨,增长3.28%,其中:园林水果4445吨,增加136吨,增长3.16%。 林业工作进展平稳。全年造林面积3000亩,均为配套荒山造林,全区森林面积为113969亩,森林覆盖率达23.25%,同比提高0.81个百分点。 畜牧业发展不平衡,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生猪出栏309459头,下降5.02%;肉牛出栏3605头,下降1.82%;肉羊出栏1302百只,增长0.46%;家禽出栏46806百只,下降1.31%。肉类总产量36850吨,下降2.08%,其中:猪肉产量22686吨,下降5.14%;牛肉产量480吨,下降3.23%;羊肉产量1955吨,增长18.99%;家禽肉产量7301吨,增长7.64%;兔肉产量4330吨,下降9.66%。禽蛋产量10830吨,增长3.53%;水产品产量7793吨,增长4.1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农口部门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努力增加农业投入,在全年降水极度缺乏的不利环境下狠抓蓄水工程的整治,大力推广微小型工程建设,有计划的深入实施金土地工程、全面整治各型病险水库、乡村道路拓宽和硬化建设、农村沼气池建设、农民新村示范园建设等农业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582公顷,较上年增长0.65%,农业机械总动力16.2万千瓦,较上年提升2.6%;农用化肥施用量15426吨,比上年增长1.39%;农村用电量632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14%。 工业和建筑业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继续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在科学发展观思想引导下,积极改革创新,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全市产业空间布局调整,全力打造沿滩工业集中区”,夯实昊华化工基地基础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园区化发展道路,加大工业基地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协调服务,鼓励和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充分发挥品牌产品优势推进企业扩张,做大做强现有工业企业,不断引进优势企业,调整工业企业产业布局,全区工业经济继续呈现快速、高效和后劲足的良好局面。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6个,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889310万元,比上年增长49.98%。其中,轻工业产值221360万元,比上年增长50.82%;重工业产值1667950万元,比上年增长49.87%。各种经济类型工业结构性增长变化较大,且增长势头强劲。其中:股份合作工业产值45405万元,同比增长121.57%;股份制工业产值1326146万元,同比增长50.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产值354615万元,同比增长53.48%;工业销售产值1846767万元,同比增长48.32%;工业产品出口稳定发展,出口交货值达15570万元,同比增长26.99%;工业增加值完成5790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8%,增长速度十分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