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根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根河市统计局 (2008年3月15日) 2007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呼伦贝尔市第二次党代会和我市三届二次全委会议确定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关注民生为切入点,群策群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经呼伦贝尔市统计局反馈,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8159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4000万元,同比下降0.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1028万元,同比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6565万元,同比增长18.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8:28.5:47.7调整为24.2:28.1:47.7。 市场物价涨幅加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4.40%,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4.60%,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0.10%。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类看,除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与上年持平外,其余均呈不同程度的上涨。 劳动就业保持稳定。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4.19%。全年新增就业人数2294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05人;全年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37408人,征缴失业救济金855万元,年内为2061名企业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66.1万元;全年共举办下岗失业人员培训22期,培训人数为1062人,经培训后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率达97%。 财政收入增幅加大。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9055万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643万元,比上年增长32.5%。全年财政支出完成40541万元,比上年增长76.4%。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75472.7万元,同比增长21.0%,其增加值440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0.1%。 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046公顷,比上年减少511公顷,下降20.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20公顷,比上年增加91公顷,增长27.0%;经济作物油料播种面积514公顷,与上年持平;蔬菜播种面积139公顷,比去年减少142公顷,下降50.5%。全年粮食总产量为3915吨,比上年减少66吨,下降1.7%;经济作物产量842吨,比上年增加136吨,增长19.3%;蔬菜产量4144吨,比上年减少2234吨,下降35.0%。 牲畜总头数有所减少。牧业年度全市牲畜总头数为22496头(只),比上年减少19511头(只),下降46.4%;日历年度全市牲畜存栏总头数21173头(只),比上年减少6446头(只),下降23.3%;奶类产量3453吨,比上年减少473吨,下降12.0%;肉类总产量2766吨,比上年减少1444吨,下降34.3%;禽蛋产量631吨,比上年减少385吨,下降37.9%。(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见附表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总量有所增加。全口径增加值实现46708万元,同比增长2.3%。 全市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5754.6万元,同比增长19.7%。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2085.9万元,同比增长3.3%。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实现产值5653.6万元,同比增长31.8%,重工业实现产值50101.0万元,同比增长18.5%。轻、重工业比重为10.1:89.9(总体为100)。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产值18931.5万元,同比下降6.1%,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36823.1万元,同比增长39.4%。全年主要产品产量:铅选矿产品含铅量12712吨,同比增长18.4%;锌选矿产品含锌量15476吨,同比增长0.2%;发电量22237万千瓦时,同比下降7.6%;小麦粉6235吨,同比增长46.3%;软饮料773吨,同比增长51.6%。 地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9.29,比上年提升83.5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463.9万元,当年利润扭亏为盈,比上年多盈利3022.8万元;上缴税金4113.7万元,同比增长112.9%;亏损企业2户,亏损额2272.6万元,同比下降12.1%;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43%,比上年下降1.89个百分点。 建筑业呈小幅微升态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4320万元,同比增长1.8%。全市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有7个,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6%;全年实现利润21.4万元,同比下降21.4%;实现税金39.9万元,同比增长6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884万元,同比增长14.6%。 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3个,比上年增加6个。投资额完成35492万元(不含森工和铁路,下同),同比增长17.0%。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单位投资21042万元,同比增长187.7%;有限责任公司投资7550万元,同比下降67.3%;私营投资3900万元;外商投资3000万元。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33542万元,同比增长16.8%;房地产开发投资1950万元,同比增长20.4%。分三次产业看,投资向第三产业倾斜,第二产业投资10053万元,同比下降35.0%;第三产业投资25439万元,同比增长71.2%。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市场稳中趋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3301万元,比上年增长17.1%。 招商引资规模加大。全年共引进国内(市外)资金22297万元,比上年增长21.2%。对外贸易出口实现285.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3.3%。 旅游业平稳发展。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达18.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9%;实现旅游收入2.35亿元,比上年增长31.4%。 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截止年末,全市个体私营经济3899户,其中:个体工商户3786户,比上年下降6.4%,私营企业113户,比上年增长9.7%;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7573人,其中:个体工商户4175人,比上年下降7.0%,私营企业3398人,比上年增长16.6%;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21001万元,其中:个体工商户6459万元,比上年下降2.7%,私营企业14542万元,比上年增长46.1%。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和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增加值完成19145万元,同比增长14.3%。 全市邮政、移动、电信、网通、联通、铁通等邮电通讯公司全年业务收入实现3615万元,比上年下降19.3%。年末电话交换机容量达38344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27395户,其中:住宅24273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6.0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达6054户。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平稳运行。据金融部门资料显示: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51382万元,比上年末下降2.8%;其中:企业存款5118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4.5%;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81248万元,比上年末下降9.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30161万元,比上年末下降8.5%,其中:短期贷款22554万元,比上年末下降8.9%;中长期贷款7607万元,比上年末下降7.4%。银行现金收入累计达57824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8.5%;银行现金支出累计达60930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9.0%;现金收支相抵累计净投放3106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