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成华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6 成都市成华区统计局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努力建设“生态城区、现代成华”,全区经济社会迈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全区GDP(地区生产总值)达47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2亿元,下降22.5%;第二产业增加值141.8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334.8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1%、30.1%、70%,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0.1%:29.7%:70.2%。全区全口径财政总收入达到80.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35亿元。

民营经济较快发展。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22亿元,同比增长16.2%,占GDP比重达46.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6.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92.2亿元,增长17.2%;外资经济完成增加值12.7亿元,增长11.1%;港澳台经济完成增加值17.1亿元,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民营增加值0.1亿元;第二产业实现民营增加值60.7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实现民营增加值161.2亿元,增长16.4%。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呈现下降趋势。2011年,农、林、牧、渔总产值0.6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0.2亿元。全区粮食总产量1904吨。

全区全年农村用电量8258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22.7%;农用薄膜使用量23吨;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392吨。年末实有耕地6752亩,较去年同期减少1092亩。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011年,全区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96.1亿元(含石油系统),比上年增长1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1.2亿元,增长11%。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44家,实现利税总额达7.8亿元,下降19.9%;其中:实现利润5亿元,下降29.1%。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达99%;资产负债率66.9%;亏损企业6家,亏损面为13.6%。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77%。全年工业投资54.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1%。技改投入29.9亿元,同比下降2.6%。

建筑业稳定发展。2011年,全区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8.8亿元,同比增长16.2%。有四级以上建筑企业124家,完成建安产值192.3亿元,同比增长3.3%;全年实现工程结算收入211.3亿元,增长32.7%;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479.5万平方米,增长17.7%。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11年,全区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17.9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基本建设154.6亿元,同比增长10.2%。

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共完成133.4亿元,同比增长22%;商品房销售面积15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5%;商品房销售金额106.8亿元,同比增长18.5%;商品房施工面积92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1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4.5%。

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五、商贸、对外开放

商贸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全区商贸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60.2亿元,增长27.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亿元,增长18.6%,其中:批发业零售额12.8亿元,增长49.4%;零售业零售额162.5亿元,增长16.9%;住宿业零售额1.4亿元,增长156.2%;餐饮业零售额18.5亿元,增长12.2%。

招商引资工作成果显着。全年到位区外资金400亿元,引进省外资金201.9亿元,合同利用外资65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0057万美元,全年外贸出口55100万美元。

六、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圣灯城中村改造实现年度投资6.5亿元,共计拆除旧房面积89.25万平米,拆迁安置房“东城映象”一期项目已开工建设。加快打造城市主干路网,2.5环(成华段)建材路改造工程总投资约5000万元,于9月底完工;龙潭工业园E线西延线三环路节点立交工程总投资约4000万元,于6月完工;建材路北延线建设工程总投资约9600万元,目前正在建设;建设北路道路改造工程总投资约8000万元,于12月下旬已完工;建设南路改造工程总投资约1100万元,于4月完工;新成华大道包括新鸿路改造、杉板桥路东延线建设、成华大道三段维护改造共三条道路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约23000万元已竣工通车;龙潭总部城E线西延线跨东风渠、成华大道立交桥项目完成投资7000万元,立交桥主体结构基本完成;龙潭总部城E线西延线下穿铁路段项目完成投资2500万元;双庆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000万元,已完成新建段和改建段北侧初通;建设南支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700万元,已竣工通车。

积极推进市容环境建设。深化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时查处各类扬尘污染行为及非法倒场。全年共检查各类工地4600处次,检查运渣车辆9300多辆,查处违规车辆177台次,查处违规工地18个,取缔非法倒场7个。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清理积存垃圾、占道经营、废品收购站(点)及河道乱污等“四项”工作为重点,治理全区城乡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已取缔三环路内再生资源站点76家。完成15个农村生活垃圾中转房景观化改造工程,完成15座区属直管公厕升级改造。全年共投入经费1306万元,对60余条中小街道进行了维护整治,对90条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进行疏掏,道路及市政设施管理水平有较大提升。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区破墙透绿2426米,屋顶绿化1.5万平方米,新建198区域(绕城路)、三环路、杉板桥等处健康绿道共39.9公里。完成成华公园(原游乐园)、多宝寺公园建设,海滨公园、东风渠生态公园(圣灯寺公园)已启动建设,完成新华公园开敞式改造,完成雕塑园绿地清理整治。新建锦华苑二期配套农贸市场和富润生活广场农贸市场。积极拓展住房保障方式,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共解决区内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4427户,其中租赁补贴发放2479户,经济适用房、实物配租共1655户,限价房284户,公共租赁住房9户。惠民工程红线内共签约16677户,约占总户数17033户的97.9%;火车北站扩能改造项目共签约1039户,签约率94.5%;川棉三期已签约939户,占总户数945户的99.4%;锦电东苑规划道路地下管道施工接近尾声;锦绣东方二期项目正进行地下室施工;府青惠园项目主体已完工。全年城市噪音达标区覆盖率达到100%。区域大气质量明显改善,全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0天。各类环保投诉事件处理回复率达100%,受理环保投诉510件,实施行政处罚1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