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成华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8-16 成都市成华区统计局

七、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加快科学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2006项,专利申请授权量748项,其中:发明242项。全区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25户,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65亿元。

教育事业不断推进。2011年末,全区有小学34所,当年招生7524人,当年毕业7709人;普通中学21所,当年招生8981人,当年毕业8512人;职业中学5所,当年招生1938人,当年毕业1419人。全区教育系统中、小学共有教职工4569人,其中:专任教师4096人。在专任教师中,小学教师1939人,普通中学教师1891人。全年投资7300万元新建学校4所,其中川棉片区配套小学已投入使用,保和杨柳片区过渡学校已于2012年1月完工,双水中学教学楼已封顶,东方新城二期配套小学已正式开工建设。投资795万元,完成38中教学楼建设工程和华西中学体育馆装饰、装修工程。投资约1380万元实施了列五高中、成大附中、双庆中学、华林小学、青龙小学、13幼等20余所学校(幼儿园)维修改造项目。全年共支付委托办班经费811万元,用于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确定成华区职工幼儿园等14所幼儿园为成华区公益性幼儿园,秋季学期对各公益性幼儿园补助经费250.8万元。全年共投入经费1012万元实施教育资助“不重不漏全覆盖”,资助各类困难学生3.3万人次。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完成了5个特色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14个主题社区的打造;完成区图书馆二仙桥分馆的建设,分馆面积约200平方米,新购藏书1.6万册,订报刊100种;建成成华区公共图书流转书库,全年采购流转图书2万册。全年开展各类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及宣传思想走进基层特色文艺演出活动101场;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全民读书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63场;“公益电影放映社区行”活动走进60个社区(院落),放映数字电影480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吸引众多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全年开展各类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行动29次、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集中整治行动17次、印刷行业专项治理行动6次,查处取缔游商地摊和无证照经营摊位500余个,查缴盗版光碟84600余张(盘)、淫秽光碟3600余张(盘)、预装计算机非法软件2200余套(盘)、非法刊物1620余份。

八、卫生、体育事业

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推进。全区卫生系统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4家(不含门诊部以下医疗机构),其中:医院2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8家,妇幼保健院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医院、卫生院共有技术人员5211名,拥有床位4568个。完成成都康乐医院(汇博医院)的改造工程,现已开始运营,府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项目主体修建工作。为有效帮助群众提高防(未)病和治病意识,分别在建设、青龙、龙潭、新鸿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健康小屋建设工作,目前设施、设备已安装到位开始试运行。

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婴儿死亡率为2.29‰,新生儿死亡率1.8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92‰,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8.83%,均控制在标准内。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狠抓疾病预防控制,全年全区急性传染病发病率258.61/10万。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新建(更新)新山(馥郡)社区、院山社区、麻石烟云等14条全民健身路径,建成培华社区和双林中横路社区室内健身点位2个,安装城市小型体育健身设施15条,熊猫体育公园内田径场、游泳池、室内外网球场、室外篮球场、管理用房、小球综合馆已全面竣工验收,新增运动场看台已竣工。

九、人民生活、社会治安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到14653元,比上年增加2241元,增长18.1%。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总收入27230.4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4741元,增长17.2%。在总收入中:工薪收入15758.9元;经营净收入2383.2元;财产性收入2047.6元;转移性收入7040.6元,其中:养老金或离退休金5986.5元。工薪收入和养老金或离退休金之和占总收入的79.9%。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总支出25181.1元,其中日常消费支出19372.2元,占总支出的76.9%。

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符合低保条件的涉农居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全年保障低保户数4180户,保障人数6773人,支出低保金2412万元;全年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64万元,支出48万元资助5505人购买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加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放生活补贴和慰问金71万元。大力开展居家养老资助服务工作,全年为城市孤老、“空巢”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达14700人(次),政府提供购买服务的经费达42.5万元。开展9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工作,为197户困难老人安装“一键通”呼叫系统。为各类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生活费等共计700万元。全年共接收退役士兵256人,共发放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29.4万元,发放一次性自谋职业补助费650万元。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78万人,增长42.9%;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9万人,参保率达99.5%;失业保险参保5.76万人,增长27.9%;生育保险参保9.4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96万人。

全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3247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2.95%。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739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3482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1336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900人。发放培训券8000份,培训农民工9023人,其中在岗培训2765人,品牌培训580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707人。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拓展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网点建设,将社保业务全面下移到全区14个街道和2个市民中心。加紧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14个街道和47个点位的选址和布点,并改善全区101个社区和筹委会、家委会的办公设施配置。

公共安全形势良好。通过强化防控,科学布警,打造“网格化”治安防控体系,整合全区综治队伍,壮大群防力量,依托“天网工程”、警综平台和社区警务管理系统,在全区范围内构建点、线、面相结合,全面覆盖,重点防控的“网格化”治安防控体系。全年全区刑事案件立案6513件,比去年下降4.1%;其中,抢劫案同比下降26.3%,诈骗案同比下降18.2%。全年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721件,破案率41.8%,依法打击处理刑事犯罪嫌疑人1192人,追捕网上逃犯315人,查处行政案件5233件,行政拘留违法嫌疑人1934人,强制隔离戒毒90人。强化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监督和管理,全年共开展消防监督检查5383次,发现火灾隐患12191处,已整改火灾隐患11534处;共办理消防行政案件521件,办理火灾调查案件5件,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177家,临时查封52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