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2-08-16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统

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口岸兴市、旅游活市、文化名市”六大发展战略,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克服经济运行中的诸多困难,奋力拼搏,创先争优,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综合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0.1亿元,同比下降3.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5.7亿元,同比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0亿元,同比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8.7:22.4:38.9调整为37.6:25.1:37.3。人均GDP31748.00元,增速5.9%。

2010年物价出现局部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7%,非食品价格指数100.6%,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2.5%,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3.5%,消费品价格指数102.5%。从居民消费价格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三升四降一平”格局:食品类上涨7.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2.8%,交通和通讯上涨0.4%;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3%,衣着下降0.4%,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下降0.3%,居住下降1.6%;烟酒及用品与上年同期持平。

财政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6500万元,增长4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361万元,增长43.7%。财政总支出完成75689万元,增长8.8%。

二、农牧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6.42亿元,现价同比增长9.6%。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2.1万亩,同比下降2.6%,其中,小麦播种面积51.1万亩,油菜播种面积72.4万亩,大麦播种面积27万亩。全年粮油产量5.17亿斤。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饲比重由去年的58:41:1调整为今年的52:47:1。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好转,在雀巢乳业发展良好形势的带动下,畜牧业呈现全面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市日历年度牲畜存栏总头数完成278857头(只),同比增长10.8%。大牲畜83458头,同比增长3.8%,其中:牛78812头(产奶牛33973头),同比增长3.5%;小牲畜187018只,同比增长14.5%;猪8381口,同比增长5.5%。

耕地面积185127.83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17899吨,增长42.9%,农村用电量2045.52万千瓦时,下降4.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探底回升,企业生产走上正轨。全市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3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轻工业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18.9%;重工业完成7.1亿元,同比增长2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亿元,可比价增速18.2%,销售产值13.2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销售率99.0%。万元GDP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5.12%。煤炭开采、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乳制品制造业、木材加工业等四大行业利税均超过2千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8亿元,增长218%,出现了利润增幅大幅度增长的良好局面。

全部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0500万元,增长21.5%,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71500平方米,竣工面积171500平方米,增长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完成113461万元,同比增长26.1%。国有和集体经济投资完成42019万元,占全社会投资的36.2%,同比增长23.2%;非公经济投资完成71442万元,占全社会投资的63.8%,同比增长27.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362万元,同比增长18.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889万元,同比增长170.7%。

按投资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090万元,同比下降33.2%;第二产业投资完成70775万元,同比增长23.9%;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9596万元,同比增长39.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供销两旺。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72614万元,同比增长17.0%。从销售地域看: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1764万元,增长17.1%;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850万元,增长16.6%。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088万美元,下降58.3%,其中进口额完成1837万美元,下降61.9%,出口额完成251万美元,增长35%。

全年招商引资完成7.0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6个,其中:引进资金超亿元的项目3个,引进资金5000万元以上亿元以下的项目4个,引进资金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2个,引进资金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17个。按行业划分,旅游业3个1166万元,加工业4个9652万元,采掘业17个40625万元,热力生产和水的供应业2个18928万元。

七、邮电业和旅游业

全市邮电业务收入完成5585.8万元,增长12.7%。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5332户,比去年同期增长3.3%,小灵通电话用户2705户,比去年同期下降43.4%。移动电话用户达79416户,增长11.6%。互联网用户5982户,增长9.0%。

旅游业持续升温。全年旅游总收入完成6.56亿元,增长10.1%,旅游人次88.12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11.9%。

八、金融、保险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5248万元,同比增长17.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2145万元,同比增长2.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1999万元,同比增长19.1%。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429543万元,增长13.3%,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支出473833万元,增长12.8%,收支相抵累计净投放现金44290万元,同比增长7.6%。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年保费收入完成3289万元,下降41.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完成1467万元,下降5.6%,人身险保费收入完成1822万元,下降55.6%。全年支付财产险赔款359.7万元,支付人身险赔款379.7万元。

九、文化、教育、卫生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市共有文化馆及站6个,图书馆1个,文化演出团1个,广播电台3座,广播覆盖率96.94%;电视台4座,电视综合覆盖率96.58%。全市有线电视用户22560户。《额尔古纳新闻专刊》发行10万份。

全市共有普通中学10所,教职工660人,在校学生3620人。全市共有职业中学1所,教职工43人,在校学生138人。全市共有小学8所,教职工663人,在校学生436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12所,教职工219人,在园幼儿1371人。

全市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10个(含村卫生室50个),病床413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07人(含村卫生室技术人员69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84253人,全年出生人口458人。全市共有15个民族,其中:汉族63202人,蒙古族7708人,回族6698人,满族3051人,俄罗斯族2545人,其他少数民族104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