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2-08-16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统

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顺应形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市委、政府创新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创造性开展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我市综合实力得到了迅速提升、社会事业显着进步、各项工作取得显着成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经济社会进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时期,我市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一、综合

生产总值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9108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3118万元,同比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7522万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2002万元,同比增长50.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0443万元,同比增长15.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8.2:15.4:36.4调整为43.5:19.6:36.9。人均GDP22438元,增速9.5%。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市克服国内外不利因素,市场物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2%,非食品价格指数101.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4.1%,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0.4%,消费品价格指数104.1%。从居民消费价格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六升二降”格局: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呈下降趋势;食品类上涨11%,烟酒及用品上涨4.4%,居住上涨2.7%,衣着上涨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0.8%。

财政实现较快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4093万元,增长49.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436万元,增长60.5%。财政总支出完成53882万元,增长59.2%。

二、农牧业

全年粮油总产量超过27万吨,被国家列为“产油大县”。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3.5万亩,同比增长14.4%,其中,小麦播种面积40.4万亩,同比下降35.6%,油菜播种面积80.8万亩,同比增长54.9%,大麦播种面积57.6万亩,同比增长35.3%。全年粮油产量272365吨,同比下降2.3%。小麦平均亩产352.4斤,油菜平均亩产176.8斤,大麦平均亩产439.6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35889万元,同比增长11.0%。其中:农业产值完成79582万元,同比增长14.1%;林业产值完成19606万元,同比下降10.6%;牧业产值完成34374万元,同比增长15.4%。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饲比重由去年的66:33:1调整为今年的54:45:1。

在依托雀巢拉动乳业发展的形势下,畜牧业呈现全面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市日历年度牲畜存栏总头数完成194807头(只),同比增长10.81%。大牲畜71471头,同比上涨10.0%,其中:牛69145头,同比上涨12.1%(产奶牛36214头,同比上涨18.7%);小牲畜117561只,同比上涨12.3%;猪5775口,同比下降6.6%。

耕地面积158099.9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11681吨,下降8.9%,农村用电量1679万千瓦时,增长12.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项目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全市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515.9万元,同比增长92.1%。其中:轻工业完成34380.2万元,同比增长118.8%;重工业完成311357万元,同比增长69.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002.5万元,可比价增速39.1%,销售产值62268万元,同比增长96.3%,实现销售率95.04%。万元GDP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4.59%。

全部建筑业增加值完成5520万元,增长5.9%,建筑企业房屋施工74239平方米,竣工面积74239平方米,增长13%,房屋建筑竣工率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是我市重大项目落地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完成55121万元,同比增长35%。国有和集体经济投资完成24027万元,占全社会投资的43.6%;非公经济投资完成31094万元,占全社会投资的56.4%,同比增长70.35%;城镇固定资产完成55071万元,同比增长40.6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866万元,同比增长15.05倍。

按投资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完成466万元,同比下降73.2%;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1296万元,同比下降16.9%;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3359万元,同比增长147.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供销两旺。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49902万元,同比增长23.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41159万元,增长23.4%;住宿餐饮业完成6754万元,同比增长23.9%;其他行业完成1989万元,增长22%。从销售地域看:城市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208万元,增长24%;县以下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694万元,增长20.2%。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4254万美元,下降21.1%,其中进口额完成13833万美元,下降21.4%,出口额完成421万美元,下降10.2%。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90万美元。

全年招商引资完成3.6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4个,其中:引进资金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个,引进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2个,引进资金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

七、邮电业和旅游业

全市邮电业务收入完成4249万元,增长10.8%。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4437户,比去年同期下降6.0%,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6.9部/百人。小灵通电话用户6017户,比去年同期下降16.2%。移动电话用户达51700户,增长9.3%。互联网用户4659户,增长69.9%。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完成2.33亿元,增长25.2%,旅游人次18.1万人次,增长24.3%。

八、金融、保险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0610万元,同比下降5.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9373万元,同比下降0.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4024万元,同比增长7.5%。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371781万元,增长12.87%,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支出415382万元,增长15.4%,收支相抵累计净投放现金43601万元,同比增长42.8%。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8年全年保费收入完成4442.5万元,增长38.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完成823.5万元,增长15.6%,人身险保费收入完成3619万元,增长46.5%。全年支付财产险赔款315.5万元,支付人身险赔款269万元。

九、文化、教育、卫生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2008年全市共有文化馆及站6个,图书馆1个,文化演出团1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覆盖率98.47%;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覆盖率92.48%。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8720户。《额尔古纳新闻专刊》发行突破10万份,并因其时效性、新颖性受到读者一致好评。

全市共有普通中学11所,教职工687人,在校学生4078人。全市共有职业中学1所,教职工38人,在校学生174人。全市共有小学9所,教职工643人,在校学生536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15所,教职工205人,在园幼儿1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