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05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四大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着增强。 一、综合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400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65600万元,同比增长30.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207万元,同比增长1.2%,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5650万元,同比增长6.6%。建筑业增加值完成8557万元,同比下降7.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4201万元,同比增长12.1%。 市场物价略有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6%,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6%,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8.0%。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类看,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涨幅12.3%,居住涨幅8.7%,其他各类涨幅不大。 劳动就业保持稳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65人,登记失业率为4.6%。 二、农牧业 农业生产形势喜人,种植业喜获丰收。今年在中央一号文件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6.7万亩,同比增长3.2%,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5334公顷,同比增长35.9%,油菜播种面积53740公顷,同比下降16.4%,大麦播种面积5487公顷,同比增长296%。全年粮油产量262665吨,同比增长73.3%。小麦平均亩产517斤,仅低于1997年;油菜平均亩产251斤,仅低于2000年;大麦平均亩产558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5082万元,同比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完成61009万元,同比增长48.4%;林业产值完成20473万元,同比下降16.4%;牧业产值完成23337万元,同比增长44.6%;渔业产值完成263万元,同比增长1.5%。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饲比重由去年的29:69:2调整为今年的42:56:2。 雀巢的入驻,推动了我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渐改变,以质量效益为内涵的科学养殖方式逐步确立。全市牧业年度牲畜存栏数为287625头(匹只),同比增长5.9%,其中:大牲畜69865头,同比增长21.8%,小牲畜206656只,同比增长5.7%。日历年度牲畜总头数268922头匹只,同比增长7.3%。其中:大牲畜74440头,同比增长25.8%,小牲畜185806只,同比增长3.2%。耕地面积166339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10696吨,增长9.7%,农村用电量1104万千瓦时,增长8.8%。 三、工业 今年我市通过做大做强行业“龙头”、挖掘企业潜力、加大技改力度等措施,增强了全市工业企业发展的后劲,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市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现价)27586万元,同比增长38.5%。其中:轻工业完成11488万元,同比增长45.7%;重工业完成16098万元,同比增长3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013万元,增速29.66%,销售产值(现价)26933万元,同比增长39.2%,实现销售率97.64%。截止12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完成148.91,同比增加56.88点。从构成综合指数的各项指标看:总资产贡献率11.19%,比去年同期增长7.1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49.18%,比去年同期增长71.1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3.61%,比去年同期下降11.0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75次,比去年同期加快0.89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57%,比去年同期增长2.8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65931.78元/人,同比增加21320.25元/人;产销率97.64%,同比增长0.48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完成30667万元,同比下降7.9%,其中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30169万元,同比下降8.9%。 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0418万元,同比下降10.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000万元,增长118.6%,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02万元,下降17.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49万元,同比增长19.75%,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完成498万元,同比增长215.2%。 按投资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完成4196万元,同比增长483.59%;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2384万元,同比增长15.21%,全部为工业投资,工业投资中采矿业投资完成5048万元,增长46.3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完成3774万元,增长65.6%;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3589万元,下降37.2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供销两旺,餐饮业成为消费热点。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30533万元(经济普查调整数据),同比增长12.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5201万元,增长10.7%;餐饮业完成4161万元,同比增长8.1%;其他行业完成1172万元,增长108.7%。从销售地域看:城市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533万元,增长12.4%;县以下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00万元,增长12.1%。 六、对外贸易、招商引资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5000万美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出口额完成1200万美元,同比增长380%,进口额完成13800万美元,同比增长231%。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69万美元,同比增长134.5%。 全年招商引资完成20800万元(含呼伦贝尔市),其中,引进国内(市外)资金17060万元,引进国内(区外)资金1421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4个,其中:引进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个,引进资金500万元以上的项目6个;引进资金100万元以上项目14个;引进资金100万元以下的项目17个。 七、财政、金融、保险 2005年,我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7746万元,同比增长67.7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379万元,同比增长55.87%,财政支出16778万元,同比增长34.95%。金融市场稳健运行。截止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4294万元,同比增长20.1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2005万元,同比下降25.3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935万元,同比增长15.2%。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94040万元,增长10.45%,金融机构现金支出322787万元,增长11%,收支相抵累计净投放现金28747万元,同比增长17.02%。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全市累计完成承保额178894万元,增长24%,全年保费收入完成2645万元,增长5.9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完成505万元,增长18.54%,人身险保费收入完成2140万元,增长3.33%。全年共处理各种财产险赔案536件,支付财产险赔款174万元,共处理各种人身险赔案832件,支付人身险赔款11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