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翁牛特旗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翁牛特旗统计局 2011年2月28日 2010年,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旗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的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取得了新突破,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新进展,民生改善迈出了新步伐。经济的运行平稳、协调、均衡和包容,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一、综合 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0027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6060万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318245万元,增长22.4%;第三产业增加值215967万元,增长10.3%。全旗人均生产总值16624元,比上年增长13.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7.0%。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8%。 全旗地方财政总收入34258万元(不包括基金收入)。比上年上涨24.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921万元,比上年增长16.5%;上划中央收入9289万元,比上年增长44.0%;上划自治区收入3048万元,比上年增长34.9%。财政支出184910万元,比上年增长23.6%。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2.94万亩,比上年增加4.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5.97万亩,比上年增加4.5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9.3万亩,比上年增加0.5万亩。粮食总产量550518吨,比上年增长16.8%。油料产量39668吨,比上年增长16.2%,甜菜产量66856吨,比上年54.1%。 加快东部沙地治理与开发,完成土地整理1.5万亩,建设3000亩以上高标准种植示范区10处。整合各类放啥治沙项目,投入资金1.2亿元,新修穿沙公路2条,集中连片治理沙地70万亩,受到国家自治区和赤峰市的高度评价。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水里建设进一步加强,投入资金1亿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2.8万亩,实施了幸福河灌域节水改造和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了少郎河城区段清障工作。森林覆盖率达到29.0%。 牧业年度家畜存栏总头数278.31万头只。其中,牛存栏23.33万头,羊存栏199.94万只,生猪存栏43.62万口。总增家畜头数126.6万头(只),总增率45.5%。全年肉类总产量53584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牛、羊肉分别为20677吨、10952吨、8347吨。 全年淡水产品产量1903吨,比上年下降16.5%。 农牧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旗农牧业机械总动力59.0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0.5万亩,增长12.4%。 化肥施用量(折纯)32552吨,比上年增长19.6%。 三、工业和建筑 全部工业增加值263568万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53715万元,比上年增长24.4%,产品销售率99.93%。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4677万元,比上年增长15.0%。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7家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7948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01573平方米,实现营业利润12983万元,实现税金2221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4662元,比上年增长23.5%。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完成634622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5401万元,增长23.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500万元,下降0.4%。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55761万元,比上年增长1506.9%。 五、交通、邮政、电信业 道路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18亿元,实施了解放营子至杨树沟门水泥路、东出口至玉龙工业园区道路拓宽等重点工程,新增黑色路面134公里。新修了S205-布敦花等18条通村砂石路,改造了北长胜桥等6座危桥,建设了桥头、高家梁和乌敦套海客运站。协助春城集团推进了巴新铁路建设工作。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5917万元,比上年增长12.6%。 全年货物周转量1293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6%。旅客周转量1443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7%。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114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34万元,比上年增长11.9%。电信业务总量600万元,比上年增长48.5%。移动业务总量11480万元,比上年增长9.7%。市内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3.99万门。全旗12个农话网点实现了交换设备程控化。固定电话年末用户31107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69590户。 六、国内贸易、招商引资和旅游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032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分行业看,批发业20190万元,比上年增长43.9%,零售贸易业168166万元,比上年增长16.2%,住宿1471万元,比上年增长14.2%,餐饮业28205万元,比上年增长23.8%。 招商引资资金41.6亿元,同比增长28.5%。 全旗共接待游客39.5万人次,同比增长9.6%,旅游业总收入达3.98亿元,同比增长9.7%。 七、金融、保险 201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6225万元,比年初增加80036万元,增长23.1%。其中,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9528万元,比年初增加50501万元,增长24.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33501万元,比年初增加48714万元,增长26.4%。短期贷款余额111138万元,比年初增加9924万元,增长9.8%。中长期贷款余额122363万元,比年初增加41134万元,增长50.6%。 截止12月末,全旗8家保险金融机构(其中:财险4家,人险4家)实现保费收入12025万元,其中:财险保费收入5894万元,人险保费收入6131万元。各类赔款给付金额3854万元,其中:财险赔款给付金额2935万元,人险赔款给付金额919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取得重要进展,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旗县”科技对经济增长和农牧民增收的贡献越来越明显。 全旗现有教职工5932人,中小学在校生63610人。全旗高考录取人数达到3200人,录取率72.5%。 九、文化和卫生 全旗文化馆(站)12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旗共有电视发射机12座,广播站12个,广播覆盖率98%,电视覆盖率96%。 年末全旗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7个,病床位723张,卫生技术人员1238人。 十、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 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投入资金4.4亿元,建设了乌丹西区玉龙路、少郎河大街等6条道路和清泉桥等3座桥梁,配套了给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实施了少郎河综合治理和全宁路广场续建工程,开工建设了西区集中供热站、燃气站和水厂,启动了商务行政办公区建设。加大了房地产开发力度,年内房地产开发总面积达到83万平方米,其中旧城改造11.2万平方米。综合治理了5条小巷。城镇化率达到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