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汨罗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年共组织开展了演艺惠民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等活动,共向乡镇、农村免费送戏40场,公益电影4344场,达到了每乡每月一场戏、每村每月一场电影的目标。全市共有6处文保单位顺利申报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屈原墓十二疑冢国保申报工作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初评。我市在湖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宣传评选活动中荣获:长乐故事会入选“十大最具魅力项目”,汨罗市跻身“湖南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强县(市、区)”。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为98.9%,筹集基金11863.6万元,住院人次数39377人,门诊治疗人次数436176人,参合农民总体受益面为92.2%。计划免疫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七苗接种71104万针次,麻疹类5012针次,糖丸基础免疫16467万剂次,全市共上报乙丙类传染病9种,计476例,确诊结核病419例,所有病例都得到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发生。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举办了市第35届普、职高(学生)篮球赛,举办了第40届中小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市中小学生乒乓球赛。今年的第七届城市运动会上,我市有4人获得了摔跤冠军、男子接力第五名、800米第四名,创造了我市运动员在全国大型运动会上的最好成绩。奥赛成绩突出,我市学生在全国数学、物理奥赛中,共获奖15个。参加省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一中“多功能洗浴管网增焓装置”获得一等奖,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控制。年末全市总人口67.0万人,比上年增加4652人,增长0.7%。全年出生人口7934人,人口出生率11.9‰。全年死亡人口4026人,死亡率6.0‰。自然增长率为4.0‰。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1年,全社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800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35元,增长14.9%,农民人均收入8377元,增长22.0%。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加强。全市社会保险综合参保单位1740个,参保人数24.9万人,全年新增参保人数10003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702人,援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08人,援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153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72人。全年共开展职业培训7690人,组织农民工和农村劳动预备制培训3466人,开展企业职工培训3089人,开展失业职工培训1920人,开展创业培训197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2011年,全市共完成水利投入1亿元,建设水利工程5122处,完成土石方580万立米,整治病险水库21座,更新改造排涝泵站5处,维修、新建机埠45处,衬砌高标准渠道180公里,建设标准山塘800口,完成山塘清淤1260口,修复水毁工程2200处,水利抗灾和农业增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年通过环保审批新、改、扩建项目89个,其中省级审批8个,岳阳审批21个,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对12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实行了否决。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2011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07起,事故死亡人数17人,直接经济损失311.9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7%,1.9%,上升595.4%。年初开展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全年共关闭非法采石场、挖砂场所300多处,停建违规建筑800多起次,强制拆违210多起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关停非法加油(气)站点6处,取缔烟花爆竹非法作坊16家和经营户68家。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