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以“先行先试、率先崛起、关注民生、共同繁荣”为主旋律,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抓手,科学谋划、主动作为,强基础、保增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全市生产总值达154.1亿元,增长13.1%(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1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5.2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5.8亿元,增长13.1%,三产贡献率达到60.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9:69(总体为100,下同)。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6.16万元,增长20.8%。万元GDP能耗为1.03吨标准煤。 财政税收:新口径财政总收入16亿元,增长33.2%;地方财政支出28.2亿元,增长15.5%,人均教育经费支出1199元。国税收入5.3亿元,增长44.5%;地税收入10.4亿元,增长33.3%,其中,增值税完成0.8亿元,增长83.1%;营业税2亿元,增长12%。 价格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中有升,总指数104.1%。其中,八大消费品价格指数呈现“六升二降”的发展态势,食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的涨幅分别为10.0、2.1、0.5、0.6、1.1和6.7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类及衣着类分别下降2.7和1.7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2011年,招商引资新突破。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82项,引进资金100亿元,其中新建项目96项,引进资金54.1亿元;续建项目86项,引进资金45.9亿元;房地产项目45项,引进资金18.7亿元。 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户数为14390户,下降3.9%。其中个体13975户,下降4.4%;私营415户,增长12.5%。上缴税金2.3亿元,增长47.1%。其中,个体上缴税金1.1亿元,增长9.9%;私营经济上缴税金1.2元,增长120.9%。 二、口岸经济 口岸疏运:启用国际航空口岸,全国一流的公、铁、空立体化输运体系初步形成。2011年,满洲里货运量完成3902万吨,增长9.8%。口岸过货量达2659.6万吨,增长1.8%(铁路口岸2593.8万吨,增长1.7%;公路口岸65.8万吨,增长7.6%),其中,进口1618万吨,下降19.6%;出口269万吨,增长44.9%;转口773万吨,增长58%。 外贸:外经外贸货值受石油合同结束因素影响较大。口岸外贸进出口总值63.3亿美元,下降35.2%。其中,进口50.4亿美元,下降43.8%;出口12.9亿美元,增长54.8%。上缴关税及代征税48.4亿元,下降47%。 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5亿美元,增长9.4%。外贸企业进出口总值25亿美元,增长9.6%,其中进口23亿美元,增长9.6%;出口2亿美元,增长14.2%;旅游贸易10亿美元,增长8%。 旅游:全年边境旅游人数61.4万人,其中,中方出境10.1万人;俄方入境51.3万人,均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年出入境旅游人数122万人次,与去年持平)。国内旅游人数458万人次,增长7.3%。旅游总收入40.2亿元,增长8.3%(含一日游);旅游创汇2.4亿美元。 三、基础产业 农业:农业总产值完成5.1亿元,增长12.5%(按现价计算,下同),其中,种植业产值完成0.4亿元,增长7%;牧业产值完成1.1亿元,增长12.5%;渔业产值3.4亿元,增长12.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完成0.1亿元,增长7.4%。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98公顷;菜薯总产量3.6万吨、瓜类0.4万吨。 年末牲畜总头数5.9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合计3.6万头(只);生猪存栏2.3万口。貂、狐等特种经济饲养量5.5万只,其中貂2.5万只、狐2.1万只、獭兔1万只。 工业: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136亿元,增长27%。实现工业增加值40.1亿元,增长9.5%。 2011年,全市新标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户,实现产值91.9亿元,增长28.3%;实现增加值27.7亿元,增长23.8%。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实现产值2.1亿元,增长22%;重工业89.7亿元,增长28.4%。轻、重工业结构比重为2:98(总体为100)。从所有制形式看,国有工业产值完成23.4亿元,增长41.4%;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68.5亿元,增长24.3%。原煤工业实现产值20.3亿元,增长47.6%;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实现产值4亿元,增长4.5%。木材落地加工量481.6万立方米,增长38.6%;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业实现产值60.6亿元,增长25%。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工项目186个,完成投资100亿元,增长220.5%。其中,总投资过亿元项目28个,本年完成投资额65.3亿元;总投资5000万元—1亿元的项目21个,本年完成投资额为13.5亿元。第一产业完成0.2亿元,下降17.5%;第二产业完成57.6亿元,增长405.7%;第三产业完成42.2亿元,增长115.5%。全年施工房屋面积167万平方米,增长6.2%,其中住宅110.8万平方米,增长21%。房地产项目投资18.9亿元,增长226.0%。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亿元,增长62.4%。 邮电通讯业:全市邮电通讯业务总收入实现3.1亿元,增长6.9%。固定电话用户3万户,下降6.4%;手机用户25万户,增长7.3%;互联网用户普及率为45%。 批发零售餐饮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7亿元,增长18.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仍据首位,全年实现零售额72亿元,增长18.3%,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其次为餐饮业,全年实现零售额12.7亿元,增长16.4%,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从企业经营规模看,规模以下及个体商业仍是我市商品流通领域的主力军,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1.6亿元,增长19%,占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5%。 金融保险业:2011年,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7亿元,增长10.1%;贷款余额55.9亿元,增长10.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9.2亿元,增长1.6%。 全年保险行业实现保费收入2.1亿元,增长15.2%,其中,财险收入0.8亿元,增长25.9%;人险1.3亿元,增长9.5%。 四、城市建设管理 城市建设:2011年全市在建工程136项,包括房屋建筑工程112项;市政工程24项,市政附属面积11.92万平方米。全市在建工程中新开工工程87项,结转工程49项。核发施工许可60项。外进企业注册备案14家。收缴建设工程社会保障费1970万元。 道路及公共设施维护:新建道路11.8公里、人行道板14万平方米,铺设给水管线5.6公里、排水管线4.8公里、供热管线13.7公里、燃气管线7.02公里,新增绿化面积8.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1%;绿地率26.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1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