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河口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8-07 东营市河口区统计局

对外贸易有所下降。全区累计进出口完成387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3%;其中出口2930万美元,下降20.2%。从大类产品出口情况看,出口增长的产品主要有塑料制品、纺织及化工产品等。其中,塑料制品出口893万美元,增长26.85%;纺织出口466万美元,增长83.5%;化工产品出口48万美元,增长220.0%。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个,实际利用外资1375万美元,下降2.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道路货运总量663万吨,增长14.3%;货运周转量68650万吨公里,增长14.5%;道路客运量133万人次,增长14.7%;客运周转量7915万人公里,增长14.4%。年末全区等级公路通车里程1855.2公里,其中省干线公路里程127.7公里;油田专用路584.9公里,马场专用路40公里,一级汽车专用路41公里;乡村道路里程783.54公里。

邮电通信业平稳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783万元,增长16.2%。其中邮政2480万元,增长14.0%;电信业务总量22303万元,增长16.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7.46万户,下降1.6%;移动电话用户数33.34万户,增长15.4%;互联网用户数3.99万户,增长17.3%。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区2A级旅游景区达到4家,新增2家;星级餐馆6家,星级宾馆4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家,新增2家;新增省级旅游强乡镇2个。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5万人次,增长38.9%。实现旅游总收入9870万元,增长4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9772万元,增长4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地方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支出结构调整明显。实现全口径财政总收入13.82亿元,增长2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2亿元,增长6.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87亿元,增长10.1%。实现地方财政支出9.57亿元,增长11.7%。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1320万元,环境保护支出29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408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2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199万元。

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新增额均创新高。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0.52亿元,较年初增加22.14亿元,增长20.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2.32亿元,比年初增加10.6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1.50亿元,较年初增加11.34亿元,增长37.6%。

保险事业较快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6019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59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23960万元;全年赔付额1678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额1124万元,人寿险赔付额554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优化教育布局,河安小学开工建设。全区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71人,专任教师37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277人,毕业生894人,招生676人,专任教师174人,高中升学率95.1%;普通初中4所,在校生2391人,毕业生664人,招生857人,专任教师249人,初中升学率99.4%;小学13所,在校生6250人,毕业生868人,招生912人,专任教师346人,小学毕业生率100%;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生3846人,毕业生357人,招生317人,专任教师177人。幼儿园34所,班数116个,在园(班)幼儿3583人,离园(班)1170人,入园(班)1002人,专任教师198人,学龄人口入园率97%。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我区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全国科技进步县区考核,被省地震局授予山东省地震应急预案管理示范区。全区共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8项,其中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三等奖1项;东营市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机构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6.74%;专利申请量256件,专利授权量231件。

质量兴区工作取得新成绩。年末,全区共有山东名牌产品8个,其中新增4个;山东省服务名牌2个,其中新增1个。抽检工业产品46批次,合格率为100%。标准化战略全面实施,2家企业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验收;全区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项、山东省地方标准2项、农业地方规范3项。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年末全区共有艺术表演专业团体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台1个,广播发射台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电视台1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不含油田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3万户。我区积极组稿参加全国及省、市级各类书法、美术比赛,书画作品有10件进入国展,15件进入省展,40余件参加了市展,创作歌曲4首,并有多件获奖。其中获金奖5个、银奖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荣获国家书画家称号2个。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力营造“全民健身、共享全运”氛围,举办了篮球、象棋、乒乓球等17场次比赛,组织了迎全运倒计时来自全区67个单位6000余名干部职工踊跃参加,为举办全运会烘托了气氛。积极参加“黄河口”马拉松赛、“全民健身、共享全运”系列活动象棋比赛等市级体育活动,并取得不俗成绩。为迎接老年节的到来,与区委老干部局共同组织举办2009年河口“油区杯”油地老年人门球赛和2009年河口区庆“重阳”老年健身展演,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健身机会,丰富老年人文体生活。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63家,其中医院10家、卫生院4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家、卫生监督执法机构1家。卫生技术人员1636人,其中医院954人、卫生院96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2人;其中执业医师619人、执业助理医师132人、注册护士647人。卫生机构床位1151张,其中医院981张、卫生院170张。

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年投资5.85亿元,实施重点工程和便民实事。新增道路面积3.5公里,新增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城镇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全年新增住宅面积40万平方米。面向城镇低收入居民家庭,河滨小区二期计划建设300户保障性住房,总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2009年度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实施意见》已经区长办公会通过,新建60套廉租住房60万中央投资资金已到位。160套货币补贴标准已制定,报名及初审工作已完成。农村住房建设完成1618户,危房改造643户。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区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23948.2万元;建成烟控区3个,面积32.7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总数3个,面积31.95平方公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76.0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