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河口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8-07 东营市河口区统计局

对外贸易发展较快。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366万美元,增长17.6%。其中,出口3601万美元,增长12.2%;进口765万美元,增长51.7%。实际利用外资2256.6万美元,增长54.0%。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1292万元,增长12.0%。年末全区等级公路通车里程1841.27公里。其中省干线公路里程127.7公里,区、乡村道及专用公路里程1009.67公里,油田专用公路622.9公里,济军生产基地专用路40公里,一级汽车专用公路41公里。全年共完成货物运输量531万吨,增长9.5%;货运周转量54600万吨公里,增长6.6%。全年共完成客运输总量106万人,增长12%;客运周转量6300万人公里,增长7.1%。

邮电通信业平稳增长。全区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0402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376万元,下降4.1%;电信业务收入19026万元,增长7.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7.11万户,下降8.7%;年末移动用户22.78万户,增长14.5%;国际互联网用户25543户,增长47.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地方财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96464万元,增长19.0%。地方财政收入51737万元,增长24.5%。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收入45163万元,增长25.0%。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对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资金保障力度加大。地方财政支出63052万元,增长11.0%。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支出53698万元,增长16.1%。其中,城市维护费支出15564万元,增长26.0%;农业支出5471万元,增长11.3%;科学、教育支出8749万元,增长25.5%;医疗卫生支出2849万元,增长14.2%;社会保障补助支出4406万元,增长42.5%。

金融保险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8.93亿元,比年初增长1.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66.68亿元,比年初下降3.6%。人均储蓄达到31453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62亿元,比年初增长7.2%。

全区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9661万元,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5313万元。

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顺利完成,城区祥规覆盖率达到84%。建城区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绿化覆盖总面积457公顷;全年新增城市道路4.5公里,投资1.98亿元,新建集中供热站1处,河口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道路、广场等区域实行全天保洁,垃圾处理率达100%,路灯亮化率达到98%以上。城市道路面积215万平方米,园林绿地面积73.1公顷。黄河广场、城南生态园、河颐广场建成投用,西湖公园建设、银河公园改造等工程顺利实施,新增绿地面积65万平方米、水体面积48万平方米,城市形象大幅提升。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3.18亿元,为改善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对烟尘控制区进行了扩建,烟尘控制区总面积为32.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烟尘控制区总面积为18.6平方公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为1.25平方公里,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工业废水排放量84.5万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127吨;工业烟尘排放量93吨。

九、科教、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先后引导企业与29家高校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联建科研开发机构27家,引进、转化高新技术成果76项。邀请中科院、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全国12所重点院校的专家、教授33人参加会议。推介科技成果177项,签订科技合作协议11项。创业园累计孵化科技企业31家,毕业企业15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

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年末,全区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71人,专任教师38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676人,毕业生960人,招生839人,专任教师167人,高中升学率78%;普通初中5所,在校生3494人,毕业生1433人,招生1225人,专任教师360人,初中升学率88%;小学13所,在校生8429人,毕业生1171人,招生1398人,专任教师386人,小学毕业生率100%;幼儿园21所,班数63个,在园(班)幼儿2368人,离园(班)813人,入园(班)784人,专任教师122人,学龄人口入学率100%。

办学条件显着改善。新建多媒体教室78套,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初中阶段学校“班班通”。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拆换水泥檩条校舍817间。拆除D级危房1285平方米,新建校舍700平方米,建设1449平方米教学楼一栋。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实施“双高”普九,保障适龄儿童、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8%以上。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普通高中招生839人,职业技术学校招生117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职教中心开展安全管理、电工、焊工、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等各类培训14期,累计培训学员近2000人次,学员取证率达到90%以上。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区共有8名学生在5科全国学科知识竞赛中进入全市前30名,享受中考加5分的待遇。3人获全国一等奖、6人获省一等奖。2007年高考取得了突出成绩。全区共录取本科考生372人,本科录取率达到了37.69%,实现了我区高考史上的新突破。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剧场、影剧院7个,公共图书馆3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先后筹备了油地军闹元宵大联欢、灯展、河口第十六届群众文艺会演等文化活动;开展“书画家走进校园”活动;配合全市实施开展好农村电影“7000工程”,组织了送电影下乡活动;举办2007河口广场文化艺术节,共组织演出22场次;举行了河口区“渤海风”文学艺术创作笔会;组织了“河口区油地军迎新春茶话会”、“社会各界人士迎新春茶话会”的演出、“健残携手,共建和谐”第十七次全国助残日文艺演出、市妇联“情系春蕾女童,情暖留守儿童”文艺演出。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面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一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工程。河口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始建于2007年初,以区图书馆为依托,以区信息产业局为枢纽,整合了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现有资源,实现了与全国各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全区共投资82万元,建成区级分中心一处,乡镇(街道)基层站点7处、村级基层站点171处。